论五四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2)

辛亥革命网 2019-10-21 09:49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郑大华 查看:

五四时期,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百家争鸣。第一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百家争鸣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五四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也与西方各种思想流派和主义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40年到1894年,即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前。这一阶段传入的西学除宗教外,主要是自然科学,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医学等基础科学,与工业制造有关的冶炼、造船、化工、开采、纺织、驾驶、军械等应用科学都有大量和系统的介绍。社会科学在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介绍,但这种介绍是附带的、零星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无法与自然科学的介绍相比。第二个阶段,从1895年甲午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一阶段传入的西学,除自然科学外,社会科学日益增多起来。据统计,大概在第一阶段,75%以上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只占25%。而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甲午战争后,这个比例正好调了过来,75%是社会科学,25%是自然科学。西学传入的这种变化,可以从《西学书目表》、《东西学书目》和《译书经眼录》所收的书目看出。梁启超1896年所著的《西学书目表》共收西学书目352种,其中自然科学259种,占总数的736%,社会科学93种,占总数的264%。徐维则1899年出版的《东西学书目》收书目537种,其中自然科学387种,社会科学126种,报章24种,就自然科学书目与社会科学书目比较,前者占752%,后者占24.8%。这种情况在《译书经眼录》中有了根本改变。《译书经眼录》收1900年至1904年所译书目491部,其中自然科学164部,占总数的334%,社会科学327部,占总数的666%。另据《日本译中国书综合目录》一书的统计,从1868年至1895年,中译日文书8种,几乎全是自然科学,1896年至1911年中译日文书958种,其中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172种,约占总数的18%,社会科学786种,约占总数的82%。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阶段传入的社会科学,虽然包括了哲学、历史、法学、文学、经济、政治、社会学等学科,但主要以政治和法学类为主。有学者在研究了20世纪初“西学从东方涌来”后指出:当时中国人翻译来自日本的西书,“法学、政治学方面,译作最多,成效最大。”这与当时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进入民国,特别是到了五四期间,西学传播进入第三个阶段,其内容进一步丰富起来。如果说1894年前传播的主要是西学中的“艺学”,亦即自然科学,1895年后是“政艺兼学”,而以“政学”亦即社会科学为主,那么,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心理学、地理学、史学、文学、美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医学、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和主义都先后传入到了中国。比如,西方哲学虽然自戊戌变法时期起就已开始传入我国,但真正对西方哲学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之后。“这一时期学术界对西方哲学的输入,较之以前,有两个极为显著的特点。这就是:第一,规模宏大,西方哲学的所有流派,几乎于同一时期一并涌入中国;第二,全面系统,超出了以往零星稗贩式的介绍。”艾思奇就曾指出:“在清政府崩溃以前,即有种种的自由思想之输入,严复的翻译,《新民丛报》等类出版物之介绍,虽然说不上哲学,至少可以作为资本主义新型思想之最初的具体表现。……但资本主义型思想之突飞猛进的成长及新哲学思潮的正式成立,是在民国三年以后五四运动中的事。”其它学科也与哲学类似。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尤其是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和主义传入中国,就必然会对中国人尤其是以留学生为中坚的知识分子群体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思想流派,相互间进行争辩,所以五四时期思想文化论战或论争特多,什么社会主义论战、东西方文化论战、科学与人生观论战、问题与主义论战、无政府主义论战、新文学论战、等等,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报刊业的发达和社会舆论的相对自由,给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性,这是五四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第四个原因。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东来的西方传教士创办的。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这是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22年9月12日,《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办,这是中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刊。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据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在南洋和中国华南沿海一带共创办了6份中文报刊和11份外文报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涌入,以传教士为主的西方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迅速增多,到90年代时,他们在中国创办的报刊达到200种左右。与此同时,在西方人的影响下,中国人也开始了自己的创办报刊事业。1858年香港出版的《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但在甲午战争以前,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不过十余家,数量非常有限。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据徐松荣的研究,“1898年到1911年,国内先后创办的比较知名的报刊达200种以上。其中上海最多,达80种以上,杂子多于日报;其次是北京、广州、武汉、天津、长沙,北京、广州都在30种以上”。中国人自办报刊虽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发展,但这种发展还是初步的,无论报刊种类还是销售数量都还十分有限,中国报刊业的快速发展是在民国时期,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民国初年,全国的报刊有500多种,总销售数4200份,“仅1912年2月以后,到北京民政部进行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就达90多种”。二次革命后,尽管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造成“癸丑报灾”,全国的报刊锐减至139种, 但随着袁世凯的死去,报刊又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五四时期,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依据胡适的说法,仅1919年创办的报刊就有400多种。另据《第二届世界报界大会记事录》的记载,1921年时,全国有报纸1134种,其中日报550种。进入民国以后,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业特别发达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宽松的办报办刊环境,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新闻自由政策,人们有自由办报办刊的权利,尽管后来的北洋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颁布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闻法”、“出版法”或“报刊管理条例”、“报刊检查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新闻法”、“出版法”或“报刊管理条例”、“报刊检查条例”并没有得到全部的认真执行,社会上还存在着较大的自由办报办刊的空间。报刊业的发达和相对宽松的办报办刊环境,给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了可能,而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教授们优厚的经济收入,又使他们有能力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共同创办同人刊物,作为同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其他不同的思想流派进行争论的阵地,如《新青年》、《努力周报》、《现代评论》、《学衡》、《甲寅》、《东方杂志》等。

  五四时期国家的不统一,也在客观上给人们自由地表达思想提供了空间,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家并没有真正实现统一,北京有北洋政府,广州有孙中山先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以及孙中山逝世后设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就是在北洋政府统治的版图内,也没有真正实现统一,存在着军阀割据,此外帝国主义在中国还设有租界,这些租国都是“国中之国”,中国政府根本无权管辖。这客观上就给知识分子提供了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他们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受到了北洋军阀的迫害,便跑到广州,因为广州不是北洋军阀的地盘。如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位进步人士,为躲避北洋军阀的白色恐怖,梁漱溟等人便南下去了广州。他们在这个军阀统治的地盘里受迫害了,可以跑到别一个军阀统治的地盘里去。在中国人统治的地盘里呆不下去了,便可以跑到外国人统治的租界里去。所以当时许多骂当局的报刊都是在租界里创办的。这与春秋战国时期十分相似,春秋战国是中国分裂的时期,“士”在秦国呆不下去了,便跑到赵国或楚国去,继续骂秦王,从事反秦宣传。在赵国呆不下去了,受了迫害,便跑到燕国去,这个地方赵国管不到。这也是春秋战国之所以能出现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郑大华(1956—),男,湖南永顺人,历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