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春色满园 事业产业共同繁荣(4)

辛亥革命网 2009-09-07 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乔申颖 李丹 佘颖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形成了第一个高潮,为新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的春风,则把文化建设

  步入黄金发展时期

  最近几年,文化建设领域捷报频传。全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至8个百分点。特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文化产业逆势上扬,今年1至5月,平均增幅仍达17%。不久前,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回顾新中国60年文化建设情况时说,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国内文化产品和增强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加速发展。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与此相应的是,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公布了两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9座历史名城,25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同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文化“走出去”。

  60年的探索和实践,也为未来的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具规模;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新型市场主体正在发展壮大;国际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形成一批影响较大的出口文化品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也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技术进步推动文化设施不断升级,提高了已有文化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为文化建设带来勃勃生机。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还面临许多挑战。如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文化软实力与我国国际地位尚不相适应等。但是,只要能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不断开拓进取,我们一定会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未来。

  亲历者说

  著名舞蹈艺术家、北京爱莲舞蹈学校校长陈爱莲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

  □本报记者乔申颖

  “我很幸运,关键的时候都赶上了,所以人家都说陈爱莲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舞蹈专业的发展过程。”陈爱莲笑着说。

  陈爱莲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出生于上海。11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故,她和妹妹进了孤儿院。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国家准备把舞蹈作为一个专业重新建立起来。上海的3家孤儿院是招生的重点,陈爱莲幸运地成为被选中的孩子之一。“我们这些人就成了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这个‘点’我算赶上了。”陈爱莲说。

  1954年,新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了,陈爱莲被送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第一套舞蹈专业教材出来的时候,她又负责教材的实施。

  再后来,服从组织安排,陈爱莲到了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当演员。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文化艺术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陈爱莲看到一些外国舞蹈家开个人舞蹈专场,感到特别惊奇。她说,“1980年,我举办了新中国第一场个人舞蹈晚会,演出一个半小时。那是一个很辉煌的年代,很多好的舞蹈节目纷纷出来,这个‘点’我又赶上了。”

  1988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通知。1989年,陈爱莲成立了文化部批准的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民营艺术团。“一年演出300多场,很辛苦,但是坚持下来了。这个‘点’我也赶上了。”

  1995年,国家提出倡导社会力量办学校。陈爱莲觉得自己办艺术团已经有了资金准备,加上本身使命感特别强,就申请办了北京市第一个民办舞蹈学校。“那时候只是原则上号召,还没有程序,找不到地方申办,后来在教育部门协调下,挂靠在一个学校,后来允许独立办校的时候我也是第一个脱离出来的。这个‘点’我又赶上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70岁了,陈爱莲艺术团也成立20年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平台,把我的经历、经验整理出来。”陈爱莲说,她们那批人,学得比较全面,所以《天鹅湖》能跳,《红色娘子军》也能跳,《大红灯笼高高挂》同样能跳。她由衷地说,“中国舞蹈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的。我希望能把我经历过的剧目恢复起来,把一些宝贵的经验保留下来,为中国舞蹈的传承做一点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