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发扬光大(2)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权伟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新时代的幕布,对传统的重新评估和西方文化的传入给衰颓的中国画带来强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新的发

图2:林风眠像

  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现实主义美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画坛掀起了一股中国画现代化的风潮,涌现了一批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新人。他们以描绘芸芸众生为主题,深入现实生活,表现时代,与传统绘画有了明显的区别。备受徐悲鸿青睐的蒋兆和一扫传统人物画的但求悠闲的旧习,把绘画对象转向普通大众和现实生活。他的《流民图》就是近代民族大悲剧的凄惨写照。除此之外,新兴一代的关山月、赵望云、黎雄才等,参与国画现代化的传统画家潘天寿、李可染、关良等共同推进着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图3:蒋兆和《流民图》局部,表现了抗战时期大众的疾苦。(来自网络)

  建国之后,中国画的现代化更加明显,在艺术领域实行革命现实主义,主题表现工农兵革命人物。改革开放之后,百家争鸣的中国画新纪元开始,画坛开始融合中西各派来推进中国画的发展,出现了现代水墨画派、“新人文画派”、“新工笔画派”等新潮画派,传统的中国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画究竟如何发展”?这是辛亥以后新时代对中国传统国画提出了新问题,近代至今的中国画画家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个问题作答,只要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和创造,他们的绘画都无例外地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世人关注。无论是在传统基础上自辟蹊径,还是融合西法,中国画都在他们的笔下发扬光大,在经过了漫长的传统社会后,历久弥新,展现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