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及其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辛亥革命网 2010-1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权伟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中国,故宫博物院有三处,即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人们所说的故宫博物院一般是指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

   在中国,故宫博物院有三处,即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人们所说的故宫博物院一般是指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原是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基本建成,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在1925年10月10日改为故宫博物院。在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故宫博物院承担着保护明清古建筑,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产物,见证了历史的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曲折发展。



图1: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初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随后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在各方压力下宣布退位。当时国民政府与逊清皇室《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之条件》,允许其暂居紫禁城内,国民政府每年拨划四百万元的经费维持皇室的日常开支。然而逊清皇室依仗这个条件,进行许多与民国法令相抵触的活动,更有甚者,前清遗老遗少们把溥仪当作图谋复辟的希望。因此,1924年10月,冯玉祥借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机会,发动了“北京政变”;11月5日,冯玉祥命令部将鹿钟麟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随后成立以李石曾为委员长的“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聘请蔡元培、陈垣、沈兼士等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委员,清理故宫藏物、区分公产和私产等,同时筹建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纪念日宣布故宫博物院开院。紫禁城转变成故宫博物院,让一个私人的空间变为一个公共的场所,真正使皇家的权威受到了最严重的摧毁,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故宫博物院开院当天,北京城万人空巷,“第一日开放售票约十万”,“欲乘此国庆佳节以一窥数千年神秘之蕴藏”。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对所藏清宫文物进行整理,共编辑出版了各类档案史料50余种,300余册,共计1200万字,在这个工作中训练了我国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人才。

  二、故宫博物院的曲折发展期

  1933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后,战火蔓延到华北地区,北京(当时称北平)告急。故宫博物院为了保护院藏珍贵文物,使其免遭战火的破坏,决定将文物南迁。工作人员将院藏的珍贵文物和图书档案整理,将数十万件文物装成13427箱,另外还有64包,先后从北京运到上海、南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这批文物有分三路西迁四川、贵州,一路几经周折,但是文物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这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创举。抗战胜利后,部分文物运回北京,大部分运至南京暂时保存。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党政府从暂存南京的故宫博物院文物中挑选精品2972箱运往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开院,藏品65万件中有60万件是这批运往台湾的文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