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翰在方志事业上的建树(2)

辛亥革命网 2012-05-3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曾在黑龙江省担任过地方官的黄维翰,其任内独纂宣统《呼兰府志》十二卷,开创了东北郡邑志之先河。在辛亥革命后,黄维翰在晚年,曾

  尤为可贵之处,黄维翰出任呼兰府知府后,从政之暇,勤于著述,考订史实,以修志为已任,经历数载纂成宣统《呼兰府志》。1911年自龙江府卸任后,侨居北京。民国三年(1914年),应黑龙江督军朱子樵聘,黄维翰主持《黑龙江通志》纂修局务,纂修已停顿多年的《黑龙江通志》。不二年,修志因故又告中辍。黄复去北京,读书自遣。1919年,被聘为国史编纂处编纂主任。被礼制编纂会、国立编译馆和《东三省盐法新志》、《江西通志》、《吉林县志》诸局聘为编修。1929年,万福麟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重设黑龙江通志局,再聘他为《黑龙江通志 》纂修。黄维翰负责纂修《地理志》,仅成唐代的前部分,突而中风,延至次年6月,不治而殁。终年64岁。黄家家道窘困,无以成殓,龙江志局旧友涂子厚为之经理后事,并筹资送其家眷归里。

  黄维翰文章笔力雄健,论证严密;诗歌关注现实,动人心弦。著述颇丰,民国八年(1919)国务院设国史编纂处,与屠寄同为编纂主任。其著述可考者有:先后编纂成《统计》29册,自1919年至1923年的5年间,又撰《政府年表》、《各省军政、民政长官表》共3册,列传若干篇,《武昌起义纪事始末》1册,《黑水先民传》25卷,《蒙服志》1卷,《十年历代名人生年表》,《武昌起义往事本末》一册。《渤海国记》3卷,《呼兰府志》12卷,《吉林县志》目录1卷,《历代名人生年表》2卷,《稼溪诗草》4卷,《稼溪文存》2卷等。另有未完稿:《豫章姓系》、《江西历代地理志》、《江西疆域志》、《江西名人传略》、《豫章大事记》、《抚州先贤传略》等不下数十万字。其纂修的《呼兰府志》(编纂于1908年),是哈尔滨地区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它不仅弥补了“黑龙江省旧无省府县志”之空白,而且开创了全省编纂府县志之先河,对黑龙江及东北后来方志的编纂产生较大影响。《呼兰府志》、《黑水先民传》与《渤海国记》三部著作中的开创性、注重调查研究的方法及经世致用思想,奠定了黄维翰在学术界的地位,从而使他成为继曹廷杰之后官员兼学者的典型代表。此三部著作,上承曹廷杰之作,下启《黑龙江志稿》等省府州县志诸作,至今仍是研究黑龙江历史、民族与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

  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由崇仁黄维翰刊行《黑水先民传》二十四卷。内有史学家王树楠的序、作者的自叙,采用书目,汉魏、北魏、唐五代、辽、金、元、明、清代的人物传,其中清代的最详,计有十五卷。后有后序、跋及张朝墉写的书申甫先生黑水先民传后。他在自叙中说:“余之为是书也,于旧史先释其地,得其主名矣,乃求其人的实之。于当世先举其人,知为土著矣,乃求其事以实之。或一人而二三其名,或同一名而二三其人。考异稽同,有疑则阙。稗说、旗档皆文世;驺卒、闾胥皆献也。积十余年,而书始成。”王树楠序云:“美哉焕乎,与中原文献争光比烈矣……先生之文有功于黑水先民者远也。”今天,我们打开《黑水先民传》,扑面而来的是一派寥廓苍莽气象。这部野史性著作,淹贯史乘,征引富赡。评者谓:我国古代边缴地区,交通阻塞,文化未启,史籍阙如,人事茫昧。历代封建王朝只重腹地经营,忽视边远。是以一些荒僻地域,不只缺乏编年纪事的综合史书,就是议世传人的稗官野史也极罕见。清人方式济的《龙沙纪略》等大抵叙述自然,疏于社会。西清所著《黑龙江外纪》虽然问及人物,却是采录无多,殊嫌简略。人多憾之。黄氏之作,知人论世,是足可弥补上述的遗憾。其书范之以区域,实实以驻防。博访其子孙,详询其氏族,复证以旗档之实录,故旧之遗闻。入传者,上起汉魏,下迄晚清,特别是清代收入黑龙江境内四百多人,占全书立传人物的58%。黄维翰笔下叙事原委分明,记人从自然岁月到语态性行,都是须眉活现,特点鲜明。状各类人物,无不品相全殊,形神各异。所谓“白山秀俊,黑水雄杰”尽予收录。他对捍卫人民利益,挺身而出;不怕遭谴,甘冒祸难的刚毅正直之人;对不畏权势,不惜牺牲,守正不阿者,莫不用浓墨重彩使之重现于后人面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