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旷与《蕉庵诗话》(2)

辛亥革命网 2012-05-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寓居青岛的清朝遗臣,可说江西籍者为数不少,其中为复辟清室而奔走的人尤多。江西学者魏元旷喜作清季掌故之书,在所著《蕉庵诗话》里,

  由江瀚著录略云“《西山志略》六卷(原刻本)。清魏元旷撰。西山在南昌府城之西,章江之外,故曰西山。高二千五百丈。旧曰献原,郦道元水经注作散原,豫章记作厌原,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十二洞天,属洪州西山,周迴三百里,名天宝极元之天,真人唐公成治之。是书自序云:兹山旧有志,皆不传,清乾隆间欧阳桂踵喻指稿本,成十二卷。后涂兰玉改辑之,皆新建人,欧志采辑略备,然杂乱而无章,涂较具条理,然其书亦所阙过半,此志,翦其芜俗,易其编次,约为六卷,名曰志略。盖欲求详而未能也。题咏游记,及李鼎吴真人传,洪崖先生传,杨周宪葛仙坛记旧志罕王事略,姚勉罕王庙碑记,俱附各名胜之下。卷末录物产,并载事渉西山,无可附者二条,全书颇简净。虽非精博之作,亦可存也。”

  魏元旷的《蕉庵诗话》具有浓厚的遗民情结。围绕社会鼎革导致的遗民思想与遗民意识内容,具体落脚在:称颂遗民节义;斥责临危易主、变节之人;记录变名、易服、复辟之故事,蕴归隐之志;以史笔载录诗词,以春秋笔法展现"孤露遗臣"之情怀。这种"关乎时政"的特征固然与诗歌理论的贫乏有关,但更多地反映了社会鼎革下作者的民族情感变化及在社会转型中的心态。

  魏元旷在《蕉庵诗话》里载录其江西老乡事故居多。曾言“刘廷琛避居青岛。诸旧人尝同事者,亦多遁荒穷野。宁愚、一山(章梫)、商云汀(衍瀛)辈辄相依岛上。”宁愚即为一新人,少为人知。宁愚为叶鹤巢的字,名为泰椿,乃是江西武宁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历内阁中书,官至宗人府主事,也是为复辟奔走的人之一。在南京策动冯国章碰了钉子的陈毅,又和刘廷琛、章梫、叶泰椿等秘密筹划,准备“北说徐公世昌,而后南说张公勋”,敦促立即发动武装复辟。1917年陈诒重为张勋的参谋长万绳栻请人画的《黄楼揽胜图》题诗自注云:“……时各方聘使络绎徐州,刘潜楼(廷琛)副大臣偕叶鹤巢主事自青岛来,温檗庵(温)御史先至自广州。”这时,清季遗老旧臣,云集徐州。“谋复辟者,自袁氏死后年余以来,谋之尤急。往来游说,不绝于道。所注重者,惟在于张。张亦慨然披露腹心,与诸公密相计议。”叶氏同陈诒重友善,复辟时,他两人与章梫都主张应联络徐世昌。陈回顾说:“当是时,主张绍公(张勋)推功太傅(即徐)者,惟余与李季皋(经迈)副大臣最力,而一山及叶鹤巢主事有同见。鹤巢言既不见用,而余密约季皋复不至,惟一山亲谒太傅而出。” 叶鹤巢著有《島居遺稿》,1973年由文海出版社刊行。

  魏氏《蕉庵诗话》云:“宁愚居岛,书来必附以诗。秋末言怀,又得其《和一山咏雁》四首:‘暮天荒影断江洲,铩羽芦中又几秋。辛苦风霜南北共,随阳犹说稻梁谋。’‘零落江湖尚主宾,湘弦矰缴那相因。生成孤介难为偶,不向冥冥怨弋人。’‘浮沈音羽印痕虚,嘹唳声嘶侣渐疎。一阵未成风转急,上林方阻北来书。’‘云霄目断羽毛丰,渺渺前途万里风。日影乱随鸦阵黒,问天欲借字书空。’所言‘零落江湖尚主宾’,身世犹可少慰,未若云表孤冥,益增寂寞耳。又《奉怀穆如先生》云:‘飘领白发鹖冠危,老去南雷尚乞师。灰死人心寒窘手,万方一慨欲何之。’穆如,前督臣升允也。”

  胡思敬(绍唐)辛亥出都,席间有句云:“江家豆腐伊家,一到离筵便不鲜。”“江豆腐”,乡人江韵涛部郎作,惟广和居传其制;“伊傅”,则伊秉绶所传。都中酒馆,凡有名肴菜,多以所传人姓称之,如“潘鱼”、“吴鱼片”之类。绍唐此行,以不得其言,浩然决去,故寻常食物皆触之生感。《忆妓》诗:“窈窕多情态,聪明妙语言。堕怀寒月魄,擎掌落花痕。邂逅怜秋夜,因缘契夙根。托身知得所,不苟羡朱门。”“旧巷怜空在,新欢总不如。相偎神楚楚,含笑语徐徐。旖旎情何限,娉婷态有余。无端忽私喜,侦得姓名初。”“偶认琵琶巷,闲徵豆蔻词。女奴随笔砚,菊部胭脂。绮席连宵醉,香巢一夕辞。空劳鱼雁意,相问不相知。”丁酉秋,洪贞一赠句云:“暂称知己人难得,老学狂徒世所惊。”不意乃道着十年后事。

  马伶三人,小者才十二岁,声艺俱佳。卢兆蓉(扶常)间招之侍饮。翠伶柔腼,逼真女郎。所居与予同巷,予自署归,辄值其赴歌场。两车相遇,必嫣然笑讯。扶常为索句,答以二绝:“春风曲巷对门居,奉倩神伤问讯疏。偏是朝朝逢下直,车中一笑最怜渠。”“红氍毹上绣屏前,绝世聪明绝代妍。未及下场尊酒畔,琅歼满座照颓然。”扶常暨叶鹤巢、饶麓樵、郭复初以其幼小,天真烂熳,颇相赏。有买伶艳噪一时,与翠相轧。杨增荦(昀谷)好谈佛,自称竟公,与其友瘿公倾心于贾。偶因夜谯,贾、翠俱在,童公特以诗调扶常诸人,云:“天生花月有精神,不信流莺浪报春。今日尹邢应共见,低头自痛是何人。”予次日得诗,因答讽云:“晓风残月按红牙,斗舞天魔更散花。怪底铜龙寒咽夜,独牵心事到毗伽。”鹤巢尝答扶常云:“神通游戏有无间,丝竹苍生信等闲。要有渐离悲壮日,未容声乐老文山。汉河鼗鼓海阳襄,巴郢知希古共伤。留得梨园成白发,为谈天实事兴亡。”乱后,扶常与马伶遇诸海上,赠句云:“丁歌甲无总茫茫,曲破《霓裳》已断肠。等是流离伤琐尾,天涯挥泪送王郎。”今皆野屋荒江,相期终古。复初闻益穷困无聊。方顾曲当筵,已识为欢几何,聊与浮云送白日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