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乐山与奇书《尘世奇谈》

辛亥革命网 2012-05-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寓居青岛的清宦,以书事自娱者大有人在,而像岳乐山那样,用整个晚年十余载的时日,完成一部300余万字的《尘世奇谈》长篇巨著,实为独见

  寓居青岛的清宦,以书事自娱者大有人在,而像岳乐山那样,用整个晚年十余载的时日,完成一部300余万字的《尘世奇谈》长篇巨著,实为独见。辛亥革命后,田中玉任山东省长时期,岳乐山在田中玉麾下任职。岳乐山在居官戎马之余,尤感清末动乱的复杂形势,便产生写作动意,经过不断的披阅,一直写作,那部断断续续写了几十年的大书,就是读者现在可以读到的《尘世奇谈》。


  1943年冬天,岳乐山病逝于青岛。四十年前有人窥见奇书手稿,虽认为“是必传之作”,但长期以来并未能面世。当时谁也没有想到60年后,他那三百万言的手稿成为绝代孤本,他所著的这部长篇巨著成为2003年底中国出版界瞩目的焦点。《尘世奇谈》,这部中国晚清以来规模最大的长篇小说惊现于世。这是岳乐山老人生前所未曾料到的。

  岳乐山(1871—1943)祖籍浙江余杭县,后来先族经营丝绸生意,便定居北京。父芝亭,得光绪中用,赐姓“忠”,出任新疆塔城将军,为当时新疆四将军之一。乐山幼年体弱多病,家人惧怕难养,便依父意愿,拜四川乐山道人为师,以求安生好养,故取名为乐山。并在乐山道人的指点下,精通武术。后回到北京,初学习医术,后专攻法学,就读于北京政法专科学校,并从医习研妇科。因同权贵子弟结仇,便赶赴新疆投奔到其父亲帐下,任中俄边界交涉员时,在马尔太划界中为中国争回大片土地。后到伊犁将军长庚处任职,在那里期间,参与平定当地贵族叛乱,屡立下战功。后来回到北京任法部主事。不久,后出任为阿尔泰将军锡远斋的帮办,因与锡远斋不睦,又随父返回北京,继续在法部任职。两年后,被授于松江府候补知府。却因与上司有隙未能莅职,初委以江苏营务处提调虚位。后其上司易人,始得其上司尚识,便有道台程学楼重其文才,擢为苏州六门厘捐局总办、苏州八旗公馆总办。正在这时,因审理太湖于梦庭案,结识了后来为孙中山咨议的名士朱钧石,结为金兰之友。朱曾将女儿许配给岳乐山独子岳廉识。1911年初,岳乐山出任松山府知府。辛亥革命后,携家眷返回北京,过起居闲生活,以读书自娱。后经友人推荐,出任北京地方检察厅检察官、京兆公署执法长官、河南睢县县知事、广东禁烟公所文牍主任、山东督军田中玉总文案、山东公报处处长、唐(山)大(沽)公安局秘书长等职。晚年,岳乐山退居青岛,曾注册行医。由其子岳廉识侍养。岳廉识(1900—1984),曾任铁路职员、教育工作者。

  岳乐山于辛亥革命后,时常回忆平生经历,岳乐山于清光绪初以秀才考取文兵(清军官)。其时以秀才文兵出身者多是汉人,如后来变为军阀的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都是如此。岳乐山曾参加过清朝镇压抗清起义,同时担任过新疆中俄边界交涉员。因马尔太山划界有功(向帝俄争回800华里),调任京官,后又放官松江知府。辛亥后,田中玉任山东省长时期,他在田中玉麾下任职。岳乐山在为官戎马之余,尤感清末动乱的复杂形势,便产生写作动意,经过不断的披阅,一直写作,那部断断续续写了几十年的大书,就是读者现在可以读到的《尘世奇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