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现状

辛亥革命网 2011-04-21 00:00 来源:21 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展望 作者:何一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显示了蓬勃的学术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也存在若干问题与不足, 急需加以解决。本文着重对21 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的巨变呼唤着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城市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兴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不仅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成果,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一个研究群体。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在20 世纪80 年代兴起之初,研究者主要围绕少数新兴的大城市开展研究,并着意于这些新兴的大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过程进行全方位考察,力图从整体上说明各城市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层次结构状态及其演变的过程,并且注意到各城市的文化特色。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了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单体城市研究的普遍化和深入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单体城市研究仍然是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与80年代不同的是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单体城市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展,从对四个新兴城市的研究拓展到对其他更多的城市进行研究,从对大城市研究向中小城市、从通商口岸城市向其他类型的城市研究扩展,如关于北京、成都、济南、广州、苏州、无锡、杭州、昆明、沈阳、大连、自贡、本溪、鞍山、洛阳等城市都有一批研究成果问世;二是单体城市研究向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发展,对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建筑、社会生活、阶级阶层等领域的研究都有一些较有份量的成果。

        2. 研究领域向纵深拓展, 主要表现在从单体城市研究向区域城市研究和中国城市整体研究拓展,尤其是国家重点课题的导向出现了新的趋势。“八五”期间, 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的设置不再是单体城市,而是强调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综合研究和区域城市研究,先后批准的国家重点课题有“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研究”等;此外国家年度基金课题和青年基金课题也设置了“近代华北城市系统研究”、“山东城市史研究”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课题。因而从90 年代初期起,中国大陆的近代城市史研究出现了从对单体城市的研究向群体城市、区域城市研究和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史整体研究拓展的新趋势。“九五”期间, 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仍然被列入重点研究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国家重点课题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等课题,这种强调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互动性研究,预示着中国的近代城市研究在21 世纪来临之际的发展方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