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同龄的姚奠中留诗青岛《栈桥即景》(2)
辛亥革命网 2013-03-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1951年,姚先生受邀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执教山西大学,任中文系副主任。“肃反”中被隔离审查;打成右派;挖矿炼铁;下乡劳动;“文革”被批;住牛棚;掏茅厕;烧锅炉;修田挖崖……浩劫结束,他以64岁年纪焕发了青春。授课带研究生。
在学术领域中国书法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姚先生著作等身,先后发表过的专著及文章达170万字,有关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含主编高校教材)23种。获国家级图书奖两项,省级图书奖六项,其中两种专著发行25万多册,三种多次再版。著有《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五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家年表》,主编《山西历代诗人诗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另外还出版了《姚奠中论文选集》、《姚奠中诗文辑存》、《姚奠中讲习文集》三本文集。
在社会活动方面,姚奠中是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山西省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中央参议会常委、九三山西省委主委、名誉主委;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国韵文学会顾问,山西省古典文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还兼任全国及一些省份的各种学会、研究会的理事、顾问、名誉会长等多项职务。
他是根本不理财的人,更不会去挣钱。当年从大别山去重庆,找汤恩伯司令部要路条,有人给他一大盒瑞士手表让他捎到重庆去代销挣钱。他在旅舍为难了一宿,第二天又去还给人家,说一块也不能做。不能发国难财。又有负责军需的安徽熟人通过便利让他夹带贩盐,这是送他挣钱的机会。他却说:“我不需要钱。”其实都穷到家了。
2009年他已将一百万元积蓄捐出,当时只想做一个“奖教金”。后来大家谈到不如将这钱成立基金会来滚动发展。在许多领导前辈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完成了手续,而且数额扩充到386万元。我们4个子女每人捐了三万元。按规定,基金会理事会成员由直系亲属、捐赠者和指定专家学者各占三分之一。它产生的收益已经用于扶持山西大学国学大讲堂和《国学之声》两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