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籍著名国画家俞剑华
辛亥革命网 2013-02-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1962年8月,由山东省文联、美协和青岛市文联联合邀请了京沪宁及山东籍的著名国画家在青岛讨论中国画风格问题。参加讨论会的有李苦禅、王雪涛、吴镜汀、吴青霞、郭味渠、彦地、郭传璋、田世光、俞剑华、钱松岩、张文俊、亚明、宋文沼、陈大羽、王个簃、孙雪泥、于希宁、黑白龙、卓启俊、戎玉秀、迟宾、王天池、张彦青、刘鲁生、弭菊田、岳祥书、陈维信和青岛的画家黄公渚、 杜宗甫、赫保真、冯凭、马龙青等。同时,举办了两次展览,还组织过多次示范表演和讲座等学术活动。这次人才荟萃的盛会,对青岛的国画研究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俞剑华曾1963年秋赴青岛举办个人画展,假青岛天后宫展出画作200余幅,展后俞剑华的画作为青岛市文联选藏五幅,均是山水画中的精品。事实上,俞剑华在早年就多次来过青岛,日前,林诚道先生捐赠俞剑华作的成扇,本幅画青岛附近的崂山胜景,峦峰陡峭,林木森秀,间有蹬道相通,更有一溪蜿蜒如带,层层深入,幽远有致。画成於一九三九年。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说明:俞剑华在四十四岁就有名作创作于青岛崂山。
俞剑华(1895—1979)原名琨,字剑华,以字行。1895年6月19日生于山东济南,1979年1月6日卒于江苏南京。出身于书香门第,受教于名师门下。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美术史论家、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位久享盛名的老画家。1915年入北京高等师范手工科,从师陈师曾、李毅士。1920年任北京(平)美术专科学校教师。1928年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长。1938年任暨南大学文书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44年任暨南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诚明文学院教务长、上海学院副院长、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华东美协、江苏文联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从陈师曾习画,善绘山水,亦工花卉。尤精绘画史。俞剑华一生出版的著作和手稿超过1000万字。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美术界所少有。他发誓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帧画,写万帙言”,即“四万”指标。
俞剑华长于中国美术史研究,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越。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绘画史》、《书法指南》、《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王绂》、《陈师曾》等,编撰《历代画论大观》、《现代画论大观》、《中国文学史纲》、《中国画论类编》、《敦煌艺术》、《中国壁画》、《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等,校注《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石涛画语录》等。出版有《俞剑华画集》。
1937年1月,为商务印书馆编著出版的《中国绘画史》采诸家之所长,商讨繁简而成。在此前后,他还出版了《最新图案法》、《立体图案法》、《书法指南》、《国画研究》等著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俞剑华出版的画史、画家评及史料著作有《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顾恺之研究资料》、《王绂》、《陈师曾》等。
俞剑华在美术史研究中,深入祖国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写成了《鲁冀晋美术文物考察记》、《敦煌艺术》、《历城名画观摩记》、《两宋花鸟画》等著作。
从1956年起,俞剑华将古代画论名著陆续进行校点、注译,并选编了《中国画论选读》上下册,为学者进一步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1958年底,俞剑华花费了20年心血收集和整理的《中国画论类编》正式出版,计75万字。全书辑录了从先秦到清末的画论,可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古代画论的形成和发展。此书出版后,一销而空。除了上述画论注释外,他还注译出版了《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这对于了解我国先秦到北宋的绘画史,是很有帮助的。他的《石涛画语录标点注译》被连载于日本美术杂志《春萌》,并被英国伦敦大学特宋教授译成英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