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赵丹(2)

辛亥革命网 2013-02-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人民艺术家赵丹,祖籍山东肥城。赵丹生于1915年,原名叫赵凤翱,20世纪30年代初正式当演员时,改名叫赵丹。多少年来他的朋友们,无论是长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春节期间,赵丹参加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带着三台世界名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托尔斯泰的《欲魔》、爱尔兰的名著《醉生梦死》,去南京演出。

  当时,“西安事变”刚刚过去,国共两党正处于合作抗日的新阶段。不久,赵丹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三队”,去苏州、无锡、常州一带演出,之后,又一路辛苦奔波,来到汉口,与朱今明、顾而已、魏鹤龄、叶露茜、陶金、陈天国、章曼萍等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的名义,演出了《塞上风云》、《夜光杯》、《故乡》三个话剧。

  武汉沦陷以后,许多热心抗日救亡运动的话剧、电影团体,都先后来到了重庆。一大批影剧界著名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会聚山城。1938年初夏,赵丹随沈西苓来到重庆,在中央电影摄影场任导演和演员。不久拍摄了电影《中华儿女》。接着又参演了话剧《战斗》、《上海屋檐下》等。

  走入魔窟:1939年被新疆反动派投入监狱。那时,年轻的赵丹一直想去莫斯科大剧院,系统地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他有个宏愿:终生为建立中国的表演体系而奋斗!一个偶然的机会,赵丹得知杜重远写了一本书《盛世才与新疆》。这本书写到盛世才任新疆督办后,主张全疆共行共守六大政策:“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

  杜重远的这本书,吸引了赵丹、朱今明和王为一。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讨论,他们认为新疆是抗日的大后方,又是国际交通要道,在那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特别是茅盾先生在那儿主持文化工作,建剧院,建电影厂……都会得到有力的支持。在新疆还可以找机会,争取去莫斯科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于是,他们决定去新疆。

  通过邹韬奋先生的帮助,赵丹他们与茅盾、杜重远、张仲实取得了联系。得知赵丹要来新疆,茅盾先生很焦急。因为盛世才打着“六大政策”的进步幌子,实行的却是反动的独裁统治,新军阀的面貌越来越露骨了。但是,茅盾先生在回电中不能直说,只好特别强调“新疆生活艰苦,望慎重考虑。”可是赵丹他们丝毫不能理解。赵丹、徐韬、王为一、朱今明、易烈,带着爱人和孩子,乘上了去兰州的长途汽车。他们到达兰州后,分两批乘飞机飞往迪化(今乌鲁木齐)。

  当周恩来副主席得知赵丹他们已去新疆时,立即派人追阻,可是已经晚了。

  正当赵丹他们开始筹建实验剧团、酝酿建立电影制片厂的时候,新疆许多进步人士,一个个相继被捕了。特别是听到杜重远也被捕了的时候,赵丹非常震惊。杜重远不是盛世才的好朋友吗?怎么会翻脸把他投进监狱呢?赵丹开始感到恐惧与不安。

  1940年初春,茅盾先生以“母亲病故奔丧”为由,向盛世才请假,离开了新疆。茅盾先生与赵丹告别时,将逃离魔窟奔赴延安的秘密,告诉了赵丹。并嘱咐他要倍加小心,利用社会上一切有利的条件,保护同来新疆的艺术家。茅盾先生还说,他到延安后,将尽快想办法让赵丹他们离开新疆。

  赵丹在等待茅盾先生的消息……赵丹在等待逃离新疆的时刻……

  可是,在赵丹焦急等待的日子里,他和徐韬也突然被捕了,罪名是他们同“杜重远的阴谋暴动案”有关,是杜重远招到新疆来的“党羽”。不久,王为一、朱今明、易烈也被捕入狱……

  赵丹他们被捕后,不准叶露茜、程婉芬、俞佩珊、陈瑛探监,也不准她们离开新疆。直到1943年的春天,叶露茜她们才被盛世才的魔爪放行。在她们流落兰州的时候,突然得到了赵丹、徐韬、朱今明、王为一和易烈被杀害的噩耗。可怜、无助的女演员们悲伤到了极点,叶露茜和徐韬的爱人程婉芬,幸运地得到友人的帮助,乘运输机回到了重庆。

  顾而已、钱千里、魏鹤龄等友人,为赵丹他们举行了追悼会。金山、郑君里等友人,在报上发表了深情的悼念文章。

  令人无法想像的是赵丹、徐韬、朱今明、王为一竟死里逃生,竟从可怕的地狱里回到了重庆(易烈在狱中已被残酷地杀害了)。1945年回到上海,当赵丹问起离别五年的妻子和儿子的下落时,朋友们都说叶露茜带着儿子离开了重庆,究竟在哪里,说不清楚。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丹回到了上海。1947年11月,在主演电影《幸福狂想曲》时,结识了女主角黄宗英。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赵丹爱上了黄宗英,于是《幸福狂想曲》变作了“幸福进行曲”,黄宗英成了赵丹的妻子。

  这时,上海地下党直接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成立了。赵丹和黄宗英欣喜地进了这家公司。赵丹接连主演了电影《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乌鸦与麻雀》和《武训传》。解放后,电影《乌鸦与麻雀》上映时,得到广大观众热烈的欢迎,并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金质奖。

  建国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塑造了林则徐、聂耳、许云峰等经典银幕形象。“文革”期间,受到“四人帮”一伙的迫害。粉碎“四人帮”后,热情传授表演技巧,著有《银幕形象创造》、《地狱之门》等艺术理论著作。

  主要作品有《琵琶春怨》、《上海二十四小时》、《女儿经》、《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中华儿女》、《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乌鸦与麻雀》、《武训传》、《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他代表了中国60年代前后的电影表演最高水平,享有相当的国际声誉。

  1980年春天,赵丹因上腹部疼痛住进了上海华东医院。患的是胰腺癌,而且已是晚期。在病床上,赵丹用艺术家的真诚与坦率,写出了《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1980年10月8日第五版。这是他用坚强的毅力和无私的精神写出的,他将自己的赤子之心和艺术家高尚的灵魂,彻底袒露给亲爱的祖国和人民! 1980年10月10日凌晨2点40分,赵丹病逝。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