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沈尹默

辛亥革命网 2013-01-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沈尹默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尹默知识广博,喜爱收藏古书、字帖,其父亲和祖父都擅长于书法。工于行书、草书,尤以

  沈尹默是当代中国杰出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尹默知识广博,喜爱收藏古书、字帖,其父亲和祖父都擅长于书法。工于行书、草书,尤以行书著名。

  日前有幸见到尹默74岁那年,于1956年11月25日书写的横幅陶渊明诗句:“得知千载上,正赖读人书。”(见图)此作是沈尹默,于1956年9月13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后,11月来青岛时所作,并游览过崂山。

  北京大学第一院、第二院、第三院挂在门前的大长木牌,皆是沈尹默所书。他也就为此而自命不凡。有朋友对他说:“你写的字恐怕是中国第一了。”沈尹默却说:“我是世界第一。因为欧洲、美洲、非洲各国人都不会写中国字,如果在中国是第一,当然也就是世界第一了。”这番话虽有些戏谑的成分,但他确也认为自己在国内外是最擅长写字的了。

  沈尹默(1883-1971),原籍浙江吴兴,1883年6月出生于陕西兴安府属之汉阴厅(为他父任所)。室名秋明室。原名实,又作君默,后改尹默,字中,号秋明、匏瓜、君墨、东阳仲子、晚号秋明室主,沈尹默性情温和,沉着,善思考,多谋略,遇事虽似后退,实则是在暗中起着推动的作用,因而人们称他为“鬼谷子”。并以此为其别号。

  沈尹默出身书香们第。四岁在家塾读书,幼年即涉猎古籍。1903年父病故,全家迁居长安。1905年偕三弟自费赴日本求学,并在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守业。因经济不继,次年归国,陪母亲返回故乡吴兴。1907年起,先后在杭州高等学校、两级师范学校、杭州第一中学授课,与陈独秀、马一浮、苏曼殊等交往。1913年2月,经友人推荐,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讲《诗经》、《楚辞》、唐宋诗,次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国文教科书审查及编纂委员会委员。1916年受蔡元培委任主持北京大学书法研究会。由于沈氏向蔡竭力推荐,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于1916年底将《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大。1918年《新青年》成立编委会,由沈与陈独秀、李大钊、高一涵、胡适、钱玄同等同为《新青年》编委六编辑之一,轮流担任主编。从此《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论坛,北大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五四”运动时期,他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写有《三弦》、《月夜》等新诗名篇。

  1920年4月,沈尹默再度去日本西京大学进修,因眼疾大发,第二年归国。1922年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科教授,1925年“女师大风潮”起,他与鲁迅、马裕藻、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联名在《京报》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公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直至最后胜利。当时他还兼任燕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愤而与好友章士钊绝交,十年后章承认错误,始行复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