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雄与《西疆杂述诗》

辛亥革命网 2013-01-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历代的边塞诗人,凡赴新疆者,无不留下许多诗句。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地位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涉及的面与着重点亦不尽
 

  萧雄,字皋谟,号听园山人。约在清道光初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一个“累世诗书孝文”的封建文人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胸怀大志,虽热衷于功名,命运偏和他作对,并且经过“困场屋二十余年”的苦读,却屡次应试不第,“促捉之觊一衿而不可得”,人到中年还是一个老童生。对把"学而优则仕"当成唯一正途的萧雄来说,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同治到光绪年间,此时西北回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了黄土高原,清军在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领下实行血醒镇压,起义烈火相继被扑灭。正处在“塞外多事”的历史背景下,这时只有白彦虎率领的一支陕西回民起义军誓死不肯投降,最后被逼出走新疆。就在这种情况下“慨自壮岁,困于毛锥”的萧雄,于同治十三年,愤然离家出走,以满腔热血,“奋袖而起”,毅然决然地西上投笔从戎,“请缨于贺兰山下,即从战而西”。妄图在镇压回民起义的血泊中老取功名,以实现多年因科场被困而与功名无缘的心愿。他先入哈密大臣文麟幕,又曾在都统全顺和提督张曜幕府作过参军,随军行进。此时的新疆天山南北除哈密、巴里坤尚在清军之手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被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侵占(沙俄侵占伊犁除外)。为打击侵略者收复被占领土,左宗棠所率各部陆续进入新疆。后随左宗棠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军。刘锦棠率各路清军反击阿古柏入侵、收复新疆战争中,有一位随军征战西至伊犁、南至喀什、足迹遍及天山南北、行程2万余里的书生,他就是当时和以后都鲜为人知的小人物-萧雄。萧雄在边陲“旁午于十余年之中,驰骋于二万里之内”。和数万将士一起不顾严寒酷暑,不怕流血牺牲。不到3年,全疆荡平。然而论功行赏,萧雄仅获"候补花翎直隶州"虚衔,郁郁不得志。他以父老需人照料为由回到湖南老家。三年后又因衣食无着,不得已再次出关来到哈密,先后在驻哈密办事大臣文麟、明春帐下充当幕友,协助起草文电奏稿。光绪10年新疆建省,各地办事大臣裁撤,萧雄约在光绪初年离开新疆,曾任花翎直隶州知州。穷困而年迈的萧雄才不得不回到益阳老家。当时的益阳县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加上萧雄自己心情抑郁,生活清苦,几年后又迁居长沙。萧雄晚年“谓累败兴”,郁郁隐退,在长沙无依无靠,住在旅馆里,百无聊赖,回想起边疆10年征战生活,才使他孤寂心情稍得借慰,从事著述。多年的戎马生活,使他获得了长期接触并深入考察风土人情的机会。巍峨壮丽的天山景色、变幻莫测的大漠风情、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边疆独有的哈密瓜、葡萄……莫不让他心驰神往。强烈地创作欲望使他一定要把自己的见闻写出来。

  正是身临其境、占有第一手材料而积累的丰硕成果。著成《西疆杂述诗》四卷,诗164余首,连同注文约10余万字。这些诗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杂诗》自“叙”记述萧雄:“困场屋二十余年。萧雄自序:“自壮岁困于毛锥,会塞上多事,奋袖而起……兼旬而至伊吾(即今哈密)。”又说:“仆虽不才,其草檄矢石之中,枕戈冰雪之窟,艰辛数倍于人,殊叹足之所经,当时鲜有知者,安望千百世后尚有传说其人其地者哉!”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燕绍著录略云:“《西疆杂述诗》四卷(光绪刊本)。清萧雄撰。……是书分为四卷,卷一为出塞、新疆四界、总述全势;卷二分述各城;卷三缠头人物状貌、性情、才能、名节、服饰妇女、幼稚、屋宇、君长、职官、风俗、总叙、宗教、攘祈、文字、风化、刑法、伦理、婚嫁、生子、丧葬、历法、岁时、祭祀、耕种、、纺织、蚕桑牧养、商贾钱币、艺术、歌舞、乐器、嬉乐、饮食、瓜果、园蔬、花卉;卷四气候、戈壁、雪山、巨浸、河道、雷雨、风雪、日月、鸟兽、虫鱼、草木、土产、险隘、古迹、名胜、开边、设省、歌功、鸣威等目。分类叙述,条目清晰,复自为铨法,西陲之情势,倭载无遗。诗虽未见华藻,然记事之作,以事实为主,不论其词之工拙也。”

  他以诗叙事、咏物、抒怀,诗不尽意补以文注。诗有五言、七言之分,注有长篇短篇之别。有关新疆的边界疆域、山川、气候、城镇、道路、风俗、民情、文化、艺术、宗教、特产、名胜古迹无不搜罗其中。其诗清新上口而不拘泥格律,其文流畅自然而明白如话。它纪事状物具体形象,不嫌其细,不厌其烦。正因为它有这些特点,足可补正史之不足,成为现代编纂新疆地方志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这时,他家境窘困,经济拮据,须靠典卖衣物维持生活。约当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完成其诗稿后不久,于1893年便客死长沙,终年在六十五岁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