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与《劫后桃花》

辛亥革命网 2013-01-0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著名导演洪深,出身于封建的书香门第,先祖是著名学者洪亮吉,父亲洪述祖是民国初年的
 

  中国早期电影开拓者、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著名导演洪深,出身于封建的书香门第,先祖是著名学者洪亮吉,父亲洪述祖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1913年因枪杀国民党领袖的“宋教仁事件”,躲避于德国统治下的青岛。在崂山南九水村建了别墅,洪述祖将这依山傍水的住所称为“观川台”。洪深早年曾生活在那里。1913年,洪深考入清华学校,暑假期间,他回到青岛,曾在那里居住。他以崂山梨为启示,1915年发表了第一个剧本《卖梨人》。他发表在《太白》半月刊上,描写青岛特色和历史的作品《留得青山在》里说: “北地的十月梢,树上的叶子,应当都是黄落了,然而青岛还没有落;青岛的树上依然是青的。有人说,青岛的好处,就好在青上,如果没有这些树,青岛便和别的都市一样,不见得有什么出色了。这句话也许是真的。……满山满谷,凡是没有房屋的地方,就生长着几十万株德国槐树。”赞美青岛可见。还说“记得十来年前,中国刚从日本人手里接收回来的第一个夏天,我乘了‘神丸号’从青岛回上海,携了十几篮水果。在上海码头上被一位英国的海关关员截住,说我带得太多了,定要我纳税,我揪了一球红玫瑰葡萄,请他尝尝。他吃到嘴里,说了声“呣!”他不再留难,便放我走了。松槐无恙,青岛大衙门顶上的国旗可是已经换过三次了。”

  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取代德国而占领了青岛,1915年日人强行没收了洪深父亲的“观川台”,而开设了一家料理店。几经交涉也没有要回来。此后,洪深虽然住在市区,“总得没法到南九水去探视一次。去时,总是一个人独自去的时后候多……我轻易不敢对家人说,我才是这屋的真正主人。”还以自已家产的遭遇经历写了《我的失地》。他控诉日寇的罪行:“……日本人的拿去,是毫无理由的拿去的,是利用武力拿去的。有一年,据说因为料理店的营业并无起色的缘故,日本人曾经要求我父亲赎回,只需我父贴他六千元的损失。我父亲不愿花钱去买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洪深结合家庭遭遇及当时青岛的屈辱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1935年4月15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导演张石川是当时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他率领《劫后桃花》摄制组,胡蝶、舒绣文等明星到青岛进行外景地的拍摄,洪深帮他们在沙子口附近选了一处外景地。经过11天努力,顺利完成了拍摄工作。胡蝶在回忆录上说:“洪深是美国留学生,中外文学造诣都很深,他丰富的生活阅历熟练的创作技巧,使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刻画入木三分。”

    洪深于1934年再度回到了他生活过数年的青岛,住在青岛市福山路1号。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后,教授《大学戏剧》、《小说选读》等课。教课之余他仍然从 事戏剧研究和演出活动,创办了“山大剧社”,并对进步的学生社 团“海鸥剧社”作热情指导。在此期间由他导演和主持的著名话剧《寄生草》演出,获得好评。在青创作:除话剧《寄生草》(即《少奶奶的扇子》)外、文学剧本《劫后桃花》、散文《我的失地》和《留得青山在》、杂文《避暑录话·发刊词》,以上著作大都是以青岛为背景的。洪深的主要著作都收入了中国戏剧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洪深文集》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