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诗坛初露头角的台湾著名诗人杨唤(2)

辛亥革命网 2013-11-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杨唤奠定的台湾儿童诗风格,至今仍影响着台湾儿童诗的创作;杨唤虽英年早逝,但他的诗集、文集却不断再版、重印,在台湾拥有广泛的读者

  杨唤三岁左右,全家从菊花岛搬移到海岸对面的沙后所,此时家里的环境和杨唤命运同样走着下坡路。杨唤既没有亲人的疼爱,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像野地里的小草一样自生自长着。后来,杨唤创作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在他的希冀中,童年应该是纯真美好的,而把这种纯真美好带给广大读者的杨唤自身却没能享受到应有的童年欢悦,他曾在自己童年的照片上这样写道“我从小就是个可怜的小东西,那在北风里唱着:小白菜啊,遍地黄的,那挨打受骂,以痛苦做粮食,被眼泪给喂大的小东西。”

  沙后所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镇,这里是杨唤少年时代的成长地。杨唤8岁进入沙后所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恰逢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光复,杨唤考入由伪兴城国民高等学校改称的辽宁省立兴城农科职业学校畜牧科学习,从此离开父亲和继母。逃离继母管制的束缚,杨唤感觉自由了许多。这段时期,杨唤生活在兴城古城内,食宿都在学校里,即今天的南一小学校址处,在这里,他和同学们广交朋友,收获了友情的温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向东北的一些报社副刊和文学杂志投稿。因此说,诗人杨唤的创作生涯实际上在故乡就开始了。为探寻杨唤在兴城古城内读书的这段经历,笔者采访了兴城高中离休教师、杨唤的同届同学李翠珍,李老师回忆,杨唤那时候叫杨森,个子不高,人很聪明,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也很活跃。

  1947年,杨唤从“农职”毕业,取得了相当于中学毕业的文凭,这在那个年代足以在社会上谋得一份脑力劳动的差事了。这一年,杨唤的父亲病故,杨唤决心离开寒冷的东北,到关内寻求发展。恰在此时,杨唤的二伯父杨枫回家探亲,这犹如给杨唤打来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杨枫1905年生于菊花岛,毕业于奉天医学院,曾在汉口协和医院任内科医师,抗战中主动从军,曾任国民党汉中陆军医院上校内科主任。1946年,厌恶内战的杨枫离开军队,应聘到山东大学医学院任内科副教授兼附属医院内科代理主任,得闲返回故乡兴城探亲。

  杨枫离家十几载,经历了抗战的烽火洗礼,历尽颠沛返回故乡,这让杨唤十分欣喜。对杨唤来说,受过高等教育又当过上校军官的杨枫是家族前辈里的榜样。杨枫在兴城小住期间,向侄子杨唤讲了很多抗日故事和关内的生活画卷,使杨唤更加坚定了离开故乡远走发展的念头。杨枫同情杨唤的遭遇,愿意带他进关谋生。1947年夏,杨唤随二伯父杨枫来到天津,这是杨唤平生来到的第一座大城市,天津的市井繁华、车水马龙,大大开阔了杨唤的视野,让他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原来这般精彩。然而,天津毕竟不是立足之地,杨唤只在天津居住了很短的时期,就随杨枫来到胶东半岛的海滨城市青岛。

  到青岛后,杨唤在《青报》找到一份做校对的工作,这是杨唤平生第一个挣钱的职业。那段日子,杨唤工作十分敬业,吃力的工作加上勤奋地苦读,伤害了杨唤的眼睛,使杨唤眼睛近视且患有角膜炎。1948年,因为工作出色,杨唤升任《青报》副刊主编,通过这个职位,杨唤结识了不少写作的朋友和作家,他自己也写出了不少好的作品并发表在青岛和外地的报刊上。

  杨唤因为共同的爱好,和《青报》编辑、青岛青年诗人黄耘成为好友,黄耘应邀搬到观海一路4号杨唤家的阁楼上,与杨唤朝夕相处。他们在这里参加了青岛诗人们组织的“星诗社”, 编辑、出版了《星诗丛》。这里是20世纪40年代青岛的新诗中心,被称作“诗之楼”,后来因《一月的哀思》而闻名的军旅诗人、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长李瑛,此时是青岛“星诗社”的成员,也是杨唤的诗友。他的第一本诗集《枪》就是由这里编辑出版的。1949年初,青岛解放在即,由于战乱和动荡,《青报》被迫停刊。

  1949年初,青岛解放在即,由于战乱和动荡,《青报》被迫停刊。杨唤暂住在二伯父杨枫家里,伯父家的小孩把他搅得不得安宁,杨唤不愿意寄人篱下,萌生了南下远走的念头。恰在这时,杨枫的一个朋友南下到厦门,杨枫便嘱咐他带杨唤一起走。到厦门后,杨唤一时找不到职业,他借住在伯父的朋友家时,经常会挨那个伯父朋友的太太白眼。不久,因为生活无着,杨唤进入一支国民党军队的电影队当兵,每天从事的工作就是放映电影。几个月后,已经成为上等兵的杨唤一九四九年随部队撤到台湾。编入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警卫团的政工室,因为文笔很好,杨唤由上等兵擢升为上士文书,负责标语、海报等设计,发表儿童诗。生活逐渐安定了。杨唤开始创作儿童诗,他的第一首儿童诗是《童话里的王国》,以金马的笔名发表在台湾报纸《中央日报·儿童周刊》上,之所以取笔名“金马”,是与国民党军队驻守的金门岛、马祖岛有关。杨唤还以其他的笔名,在《野风》和其他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的短诗。遗憾的是,在那个年代,台湾还很少有人注重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因此杨唤生前在台湾文坛并不是很有名气。杨唤曾准备创办油印诗刊,封面都印好了,可后来还是没能办刊,因为那时台湾没有任何诗歌刊物出版。

  杨唤的具体职责是在军队中办墙报,他的天才常常得到战友们的赞叹。杨唤的字写得很好,画画得也好,他还爱好读书,一次他无意中走进台湾省立图书馆,从此那里便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他一有空闲便到那里去阅读文学名著。杨唤生活节俭,业余时间除了看书、写诗,就是看电影和散步。杨唤保持着一颗童心,喜欢吹口哨,喜欢看卡通漫画,读书的范围也很广泛,甚至包括植物学和动物学,读后还要写读书笔记。由于他知识渊博,同事们都喊他为“活辞源”。

  在台湾,杨唤结识了新的诗友黄守诚(笔名归人)、叶尼等,有了又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1952年4月,杨唤正式以“杨唤”的名字发表诗歌,从此,军队中那个杨森上士显得默默无闻,诗人杨唤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台湾的报刊上。由于海峡的阻隔,加上杨唤这个名字后来叫得过于响亮,以至于家乡兴城觉华岛的杨氏族人们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不知道昔日少小离家的杨森就是在台湾大名鼎鼎的诗人杨唤。耐人寻味的是,宝岛台湾的很多民众却是通过杨唤的作品了解到辽东湾畔的兴城,因为台湾中学生课本第一册第一课课文是杨唤的诗歌《夏夜》,而课文后面注释中的作者简介这样写道“杨唤,本名杨森。民国十九年生于辽宁省兴城县的菊花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