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和刘半农唱“双簧”

辛亥革命网 2013-10-31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熊权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青年》安家于北京大学之后,为了吸引众人围观,扩大社会影响力,钱玄同和刘半农合演了一场“双簧”,并由此演变成了一个公共话题,

  《新青年》安家于北京大学之后,为了吸引众人围观,扩大社会影响力,钱玄同和刘半农合演了一场“双簧”,并由此演变成了一个公共话题,将新文化运动的理念从书斋推广到大众之中,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新青年〉图传》还原了这场自导自演的“双簧”。

  《新青年》迁到北京之后,不论编辑方法还是内容形式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第4卷第1号,堪称“改头换面”的一期:从这一期开始,杂志只刊载白话文,并且采用了新式标点。

  这时,《新青年》提倡新文化运动有点尴尬,除了自己这边在锣鼓喧天地“呐喊”,还没有一个“敌人”出来迎战,传统卫道士们还没有看见他们的热情和魄力呢。身怀绝技,斗志昂扬,却没有对手,这是何等寂寞。

  独角戏唱起来没劲,那不妨攻打一下假想敌。就好像双方辩论一样,必须一方陈词,一方反驳,双方互争互斗才能热闹好看。于是,新文化阵营的刘半农和钱玄同自导自演了一出“双簧”。

  自导自演唱“双簧”

  “双簧”的经过是这样的。1918年3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上并列刊出了两封信件。一封是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杂志社的公开信。全信以文言写成,共4000余字,故意以一个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卫道士的口吻说话,历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罪状。

  而另一篇《复王敬轩书》署名“本社记者半农”由刘半农执笔,通篇所举观点都与前文针锋相对。全文洋洋万余言,对王敬轩的观点逐一批驳。

  钱玄同很有旧学的底子,模仿旧文人的口吻惟妙惟肖。他在化名王敬轩的信中通篇攻击新文化人,谩骂他们的白话文主张如同“狂吠之言”,攻击他们使用新式标点、引进西方文化是“工于媚外,惟强是从”。文中还特意大大赞扬了当时的桐城派古文家,也曾任教北京大学的林纾:“林先生所译小说,无虑百种,不特译笔雅健,即所定书名,亦往往斟酌尽善尽美,如云吟边燕语,云香钩情眼,此可谓有句皆香,无字不艳。”

  而针对“王敬轩”的言论,刘半农采用嬉笑怒骂的方式逐一予以了批驳,并批评王氏这样的守旧者是“不学无术,顽固胡闹”。尤其以林纾当射击的靶子,刘半农讥笑林氏翻译的外国名著虽然数量很多,却没有什么价值。他轻蔑地说:“若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评论他,那就要说句老实话:那就是林先生的著作,由‘无虑百种’进而为‘无虑千种’,还是半点儿文学的意味也没有。”

  可以说,由钱玄同、刘半农执笔的两篇文章针锋相对,形成了水火不容的论争之势。这样一来,林纾算是莫名其妙地被拉进了骂战旋涡。

  林纾跃身上阵

  其实“双簧信”向林纾挑衅的意思很明显。给“假想敌”取名“王敬轩”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大有深意。林纾,字琴南,号畏庐。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敬”对“畏”,“轩”对“庐”,“敬轩”其实就是隐射林纾之号“畏庐”了。钱、刘二人给守旧者命名“王敬轩”,等于把战斗火力直接瞄准了林纾。

  为什么偏偏挑选林纾充当头号敌人呢?作为清末民初的桐城派古文大家,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上的成就,林纾是公认的晚清“桐城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激进”“求异”的新文化运动,老成持重的林纾本来一直保持着沉默静观的态度。但在“双簧信”的明显挑衅之下,他终于按捺不住,跃身上阵了。林纾不仅直接写信给蔡元培要求校长主持风化,还通过撰写小说来指名道姓地痛骂新文化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