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吴禄贞与《延吉边务报告》(5)

辛亥革命网 2013-08-1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者,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多方面的才能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有《吴绶卿先生遗诗》、《吴

  第四章韩民越垦之始末

  第五章吉韩界务之始末

  第六章日韩谬说之纠正

  第七章日人经营延吉之原因

  第八章日人经营延吉之政策

  因是书内容与《调查延吉边务报告书》只是个别文字的修改,故不必重述。

  清政府根据吴禄贞调查报告,迫使日方签订《图们江中韩边界条约》,确认了延吉为中国领土。1909年5月授陆军协都统兼督办延吉边务大臣。后来中方以此为谈判的重要依据,终于让日军彻底退出了间岛地区。1908年11月,吴禄贞回京不久,日人又开始制造纠纷,清廷再次调吴禄贞前往延吉。1909年5月升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1909年9月4日,《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在京签订,坚持了中韩以图们江为界河的历史事实,吴禄贞因间岛功绩,被誉为“间岛英雄”!

  1909年是时,吴为奉天同盟会辽东支部主要负责人,清廷疑忌,光绪、慈禧相继亡故后,摄政王载沣企图削弱袁世凯军权,故于1910年调吴禄贞入京,于1910年2月,改授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随肃亲王巡视蒙古。草成《经蒙条议》数万言。不久,被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事。同年冬归国,孙中山、黄兴对此相当重视,李书城也建议吴禄贞争取外放,以便更好进行革命工作。吴禄贞用同盟会提供的巨款活动奕劻成功,谋得驻扎保定的新军第六镇统制之职。新军第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原统制为段祺瑞,军中大小官员皆是袁世凯亲信,对于吴禄贞的上任充满了敌视。武昌起义后,藉赴滦州“宣抚”之机,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会商联合举兵起义。随即山西也爆发了革命,阎锡山被推为山西革命军都督,清廷调吴禄贞率第六镇前往镇压。吴禄贞却在娘子关与阎锡山会谈,组建“燕晋联军”,商定于11月7日共讨北京。11月2日,吴禄贞向清廷谎称山西民军已接受招安,并以“消弭战争”为由在石家庄扣留了北洋军运往湖北的军火,并电奉清廷“大赦革军而息战事”。吴禄贞的举动令清廷产生了怀疑。疑其为革命党,但仍不敢贸然撤其职,乃佯为嘉许,11月4日授署理山西巡抚以示笼络。吴察,于6日赶赴娘子关会晤山西都督阎锡山,密议组织燕晋联军,由吴任联军大都督兼总司令,阎副之,并约期会师直捣北京。

吴禄贞(中)1911年在石家庄火车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