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3)

辛亥革命网 2013-03-18 00:00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作者:陈显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思想。它的遭遇,或褒或贬,历来不断。当国家和民族面临着不幸或灾难时,有人会起而攻之“此乃孔家店之
 

历史的反思

  以儒家思想为思想理论基础制订的外交战略,在其实施中有成功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失败,只是败的程度和情形有所不同。这是否意味着,儒家思想据此可以被否定了呢?结论不能如此简单得出。在中国近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外交的成与败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势”在起作用,“势”强,“理”便讲得通,就可成功;“势”弱,就无“理”可讲,失败在所难免。再有会讲“理”的人,顶多是败的程度好一些,终难免失败的命运。这使我们从中领悟出一个道理:儒家思想,即使是它的精华部分,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方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中国近代社会,内则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则势单力弱,受尽欺凌。在这个特定条件下,儒家思想从至尊至上的地位上跌落下来,一些接受西方思想的人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然而即便把孔家店打倒了,中国社会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仍然挺不起腰来。懂得了这个道理的先进的中国人走上了变革中国社会的道路。

  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形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六、七十年代以来,以日本开其头,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先后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亚洲“四条小龙”。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腾飞,亦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有人从文化的角度环视这些国家和地区便发现:这些都是汉文化影响所及的国家或地区,或者说属于汉文化圈。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作为汉文化思想主体的儒家思想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接着出现了对儒家思想的尊崇和对汉文化的提倡。战后,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说与儒家思想无关,但此种思想的闪光也应当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战后特定的国际环境和这些国家内部的主客观因素,恐怕也难出现经济的起飞。在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中国,要是没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推行,今日经济如此快速增长的局面亦恐难形成。只有当一定的条件形成后,儒家思想方能放射出光辉,影响或促进经济的发展,巩固和扩大原有的条件。

  中国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思想产生的土壤。有此文化底蕴,在历史上造就了中国的强大和繁盛并一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同样文化根基上的中国,近二、三百年以来,又逐渐地落伍了,直至近代,成为被列强宰割的贫弱之国。同一个文化传统,为何会有两种结局呢?这是值得反思的。同样,在中国近代对外关系中,以儒家思想为思想理论基础的外交战略在实施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的情形又不尽一样。这是为什么,也是应当反思的。

  优秀的传统思想与为这种思想发出闪光的条件是互为作用的。当我们尊崇并提倡某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时,更应当为此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其潜能,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人们享受更高度发展的文明而努力创造条件。这大概就是我们探讨此问题应达成的共识。

 

注释:

(1)(5)(7)(12)《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4,第23页;卷11;卷10,第25页;卷4,第17页。

(2)刘世华:《李鸿章外交思想新论》,《安徽史学》1993年第3期。

(3)张富强:《李鸿章外交思想论总纲》,《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4期。

(4)(6)《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卷1,第44页。

(8)《薛福成选集》,第167页。

(9)(14)《郭嵩焘奏稿》,第397、404页。

(10)王韬:《tāo@②园尺牍》,第37页。

(11)《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25,第9—10页。

(13)《曾文正公全集·书礼》卷18。

(15)冯桂芬:《校bīn@③庐抗议》卷2,第10页。

(16)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序言。第1辑,第1册,第13—14页。

(17)J.Q.P.Bland:《Li Hung-Chang》,P138、2。

(18)李鸿章:《复丁乐山观察》,《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0,第15页。

(19)《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第3552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讠加斤

@②原字弓加山下加又

@③原字分加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