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现代社会调查的兴起及资料编纂

辛亥革命网 2021-12-03 08:40 来源:团结报 作者:黄兴涛 夏明方 查看:

以往,学界长期认定中国现代社会调查起于1914年左右北京社会实进会所进行的人力车夫调查。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流行说法目前已经过时。

  中国现代社会调查兴起于清末。现今不少档案馆、图书馆均藏有清末调查资料,当时的报纸杂志也曾刊载较多调查报告。时人出于了解国情、引进新学、振兴中华的目的,曾大量撰文提倡调查研究,介绍外国调查的案例、一般性的调查方法以及与调查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清廷各部门、地方政府机构也曾要求或实际从事过各种调查,并成立专门的调查统计机构,留下大量调查成果,甚至一定程度上还注意到调查统计工作的规范性问题,开始致力于建章立制。以往,学界长期认定中国现代社会调查起于1914年左右北京社会实进会所进行的人力车夫调查。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流行说法目前已经过时。

  清末现代社会调查的兴起

  据最新研究,国人较早从事现代社会调查,至少可上溯至19世纪70年代初。1871年,黄宽就曾用英文在《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广州流行病情形的调查报告。此后几年,他继续在《海关医报》发表同类报告(李章鹏:《现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兴起:1897-1937》,西苑出版社2021年出版,第75-76页)。这些报告文章可以视为中国最早的现代社会调查报告。不过这些调查报告发表在英文杂志上,在当时的中国影响有限。后来中国社会调查潮流之兴起,与它们似并无直接关联。

  中国现代社会调查的潮流肇兴于戊戌辛亥时期,其影响因素多样复杂。单从调查技术层面而言,1897年《农学报》创刊并登载大量日本人的调查报告所作示范以及对土产(物产)调查的倡导和实践,对中国现代社会调查的肇兴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中国传统方志和舆地学关于各地物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为现代调查的初起提供了必要的养分。1897年6月,黎宗鋆奉谭嗣同之命作《浏阳土产表》,发表在《农学报》上,1897至1898年,《渝报》上也连载重庆物价调查作品《渝城物价表》,它们标志着中国现代调查的发轫。在《农学报》的倡导和有关调查成果示范之下,一批物产(土产)调查报告相继发表出来。进入民国后,物价调查及其二次成果物价指数的编制,更成为一种较受关注的调查类型。

  义和团运动之后,大批国人赴日留学并陆续归国,为现代社会调查在中国的蔚起奠定了人员、舆论、知识、制度等各方面的基础,也使得清末中国的现代社会调查在整体上打上较深的日本烙印。

  1902-1903年间,浙江、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留日学生同乡会相继成立调查组织,制定调查规章,并在同乡会机关刊物上开辟调查专栏,提倡调查、发表调查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调查在中国的开展。此后,国人迅速掀起一股社会调查的潮流,社会调查的数量因此而急剧增多。在那些受聘于政府的留日归国学生的推动和参与下,清朝各级机构所从事的社会调查后来居上,超越各种民间机构所组织的调查,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在清末,朝廷所组织的各种调查一般较民间调查规模要大。最为显著的是清末户口普查和民商事习惯调查,它们在整个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需要说明的是,除这两类调查外,清廷许多部门都曾发起过与其职能相关的全国性调查。如1903年,商部就曾具奏章程,要求各省调查土货和工业产品。宪政编查馆、修订法律馆以及各省调查局等机构所发起或从事的习惯调查,并不限于通常所谓的民商事习惯调查的范围,还包括极有特点的各种“行政沿习利弊调查”等内容。在清末,各级政府和机关所从事的调查,还往往具有职位化、制度化和相对规范化的特点。除了因具体施政而临时举办调查外,政府部门的有些内设机构、职位,均负有调查的职责。如学部的视学员、各省的查学员和视学员,其职责就包含查视所辖范围的教育状况、各个学校的情形等,并提出改良意见;各驻外使领馆的商务专员,则有责任调查所在国、所在地的商务状况,尤其是同华侨、中国密切相关的商务情形,以促进中外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8年清政府决定在宪政编查馆下设统计局,各部院设立统计处;各直省成立调查局;各省的司道及府厅州县各衙门添设统计处,由此创立了上下联动的专管统计、调查的三级工作体系,统计和调查遂成为这些部门的日常工作。这在中国调查统计史上是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它标志着中国已开始建立现代统计行政管理体制。

  清末社会调查的时代特征

  晚清特别是清末社会调查是国人最早试图以现代视野和方法调查、了解国情和世情的一种认识实践活动,受当时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调查的早期提倡和普遍开展,受到国人外争利权、振兴国家的爱国心之强烈驱动。其次,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和日本的现代社会调查,发挥过直接的刺激和示范功能,特别是日本的影响尤为切近而重要。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清末新政与新兴的社会调查潮流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联,新政对于现代调查在中国兴起的关键推动作用。

  清政府最早的官办调查机构之一四川学务调查所的产生,就是应清末教育改革之需而设立的。随着各种新政措施的推展,清政府愈来愈认识到调查的重要性,认定“调查各件,关系重要,得随时派员分赴各国各省实地考察”。基于此,清政府决定广设调查机构,调查中国各地情形,以为创立各项新制度的参照。在实际操作层面,此期清政府每有重大举措,都强调必须先行调查。如法律改革先有各地风俗、民商事习惯、行政沿习利弊等调查;边疆开发,有理藩部调查局之设;币制、盐政改革,则伴随币制调查和盐政调查;风俗改革,有妇女缠足调查和禁烟调查;宪政改革,先后有自治和户口调查;教育改革,也有持续不断的教育调查,等等。这些调查统计本身,甚至已被认为就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末,调查与统计的关系也极为密切,统计型调查占据优势地位。从数量上来看,无论是民间人士,还是清政府各部门、机构所从事的调查,绝大多数均属统计型调查。就连规模颇大、文字表述为主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认为是一种有关国家社会生活某个领域的“描述性科学”,符合国势学派阿亨瓦尔所说的“统计学”范畴。从方法论角度而言,这些统计型调查均受到以横山雅南《统计通论》为代表的德、日早期社会统计学影响至深。

  清末,不少调查受到传统调查一定程度的影响,实际调查成果中也时常存在挪用地方志成说和数据的现象,但就整体观之,则可称之为中国现代调查的开端。关于清末社会调查的现代性特质,李章鹏曾从多方面加以讨论,给我们以不少启发。如他强调清末调查主体的多样性和专门调查机构的出现,调查目的不再是为了统治者征收赋税和劳役服务,而是主要服务于现代社会改良、社会行政和国家利权;指出清末调查开始明确以现代“社会”概念、“经济”概念等来分类调查事项、说明调查对象,具体指导调查;大量调查受到现代调查意识的支配,成为现代调查方式、统计方法和专业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查结论通常反映部分直接的社会真实,特别是现象的真实,尽管在揭示现象间系统联系的深层真实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大体上认同李章鹏基于上述考量作出的清末社会调查总体具有现代特质这一判断。

  重要的学术价值

  正因为晚清特别是清末的社会调查整体上具有现代特质,所以系统发掘和整理出版这些调查资料,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它构成今人全面完整把握中国现代社会调查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且由于它的早期性,还理当成为我们了解和认知现代社会调查在华兴起时需要格外重视的基础性内容。尽管与民国时期某些类型的调查,尤其是一些学科的典型调查相比,清末社会调查总体水平还显得不高,但它们往往成为后者的先导。

  如前所述,社会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现代社会调查乃1914年左右北京实进会从事的城市平民调查(即北京人力车夫调查),但实际上,城市平民的调查在清末已经多次发生,如对习艺所的调查、对贫儿院的调查等,即属此类。今人回顾中国监狱学史时,总要提到严景耀及其所从事的监狱调查,但早在清末,已有人对国内外监狱进行过调查。1905年,《时报》曾集中刊登各地岁时风俗调查记,清末习惯调查中的不少内容亦可归为风俗调查,这都比民初北京大学提倡风俗调查要早十余年。朱惠贞所作《苏州婚嫁之风俗》可归入风俗调查类,其调查水平,即便与后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相关的人类学学位调查论文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1905年,有人对皖北的语言进行过调查研究,实开民国时期语言调查之先河。清末还有人对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甚至进行过类似后来的人种调查和文化人类学调查,同样属于开创性质,自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其次,清末社会调查遗留下来的调查报告、资料,作为国人最早使用现代调查方式、统计方法和相关专业知识而获得的一种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特殊文献,对于今人认知清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世界情形,史料价值独特,可谓大有裨益。尤其是清末社会调查与新政密切相连,有些类别的调查成果,便能够直接反映新政改革在相关领域的开展情形,很有助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以教育(学务)调查为例,清末教育(学务)调查成果,不仅大致反映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还反映了清政府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的措施在各省各地甚至在具体学校的落实情形,以及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变化情形等,而这些,乃是别类史料所难以替代的。

  此外,清末调查资料对今人了解当时社会调查所涉及的各门新兴学科史的早期孕育、成长以及它们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也不无参考价值。

  《清末社会调查资料丛编·初编》所欲编辑出版的资料,大致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保存于各档案馆、图书馆的单行本资料,大多属于珍稀文献,如清末各地的民商事习惯调查等;另一部分则是当时报刊所载的报告或文章,有的已收存于各数据库,但均属影印文献,且海量分散,查阅和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对这些报刊调查资料进行系统搜集、集中整理与点校,十分必要。从海量化的资料里搜索出调查类文献,对之加以一一鉴别,其工作量之巨大,不亲自从事者实难想象。而欲对其进行准确甄别,也非长期研究的专业人员不能胜任。本课题组团队成员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现代社会调查史,对晚清的调查状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研究团队下了大量的苦功夫和笨功夫,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和搜索,凡是与晚清社会调查相关的资料均一一下载,并仔细鉴别,最后选择水平较高或较有特色的部分加以编辑、出版。

  目前,除了已经影印出版的《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民国调查报告丛刊》包含少量清末调查外,另有一些大型资料集也零星收录有清末的调查报告,但专门汇集、整理和出版的晚清社会调查资料集却仍很少见,成系统全面汇集并予公开点校出版的,就更是未曾见到。《清末社会调查资料丛编》正是想在这方面做出努力,试图将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调查报告较为系统地搜集整理并予以点校,以简体字横排形式而不是影印形式公开出版,更加方便研究者和社会各界使用。

  此次的“初编”,大体由六卷组成,具体为习惯卷、文教卷、经济卷、法政卷、海外卷、人口及其他卷,分卷主编分别由邱志红和李章鹏担任。

  习惯卷 清末的习惯调查,不论是其调查本身,还是调查留下的宝贵资料,都愈来愈引起包括法学界、社会学界在内的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关注。

  文教卷 清末文教调查主要由文化事业调查、学务调查、留学生调查三部分组成,均为调查报告,且大多均属统计调查报告。其中,学务调查的分量最重。

  经济卷 清末经济调查主要由商务调查、物产调查、实业调查、金融调查、交通调查、度量衡调查等部分组成,实业调查又可分为实业综合、工业手工业、矿产、农业等部分的调查。实业和商务调查分量最重,其余依次为物产调查、交通调查、金融调查、度量衡调查等。实业调查中,农业调查最多,其余依次为工业手工业调查、实业综合和矿业调查等。

  法政卷 清末法政调查内容复杂,主要由军事调查、政治行政调查、财政调查等几部分构成。财政调查包括财政制度、机构、管理和财税调查等部分,其中财税调查亦可归属于经济调查。还需指出的是,清末习惯调查,其实也属于法政调查内容,但由于其数量过于庞大,且内涵极为丰富,所涉范围广泛,非常特别而重要,我们已经单独分出并列为“初编”首卷。

  海外卷 该卷主要由华侨调查和对外国的调查两部分构成。从分量上看,对外国的调查远远多于华侨调查。据不完全统计,清末报刊刊载的有关外国的调查241篇,有关各国华侨的专门调查31篇。

  人口及其他卷 本卷所收的乃属于狭义“社会”的一些内容和已单独成卷部分以外的调查,因篇幅所限不能单独成卷,故将它们放在一起编为一卷。具体说来,这些调查由综合性调查、历史地理调查、户口调查、灾害和社会慈善调查、社会生活调查、宗教调查、民族调查、医疗卫生调查等部分组成。

  另外要说明的是,“初编”除了《习惯卷》之外,其他各卷都主要聚焦于清末报刊上所刊载的各种各类社会调查报告。计划中的“二编”乃至“三编”,则打算继续搜集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所藏的清末调查,包括许多至今未曾公开出版过的珍稀文献。这样,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更为全面完整的清末社会调查将会陆续贡献给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相信这项工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也会不断得到更为广泛深入的认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