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网坎坷路径: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互联网(2)

辛亥革命网 2010-08-06 00:0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唐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互联网经过近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我国网民数达3.38亿。 ,中国上网坎坷路径: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互联网,

 原来,王运丰等人连接的网络并非Internet骨干网。“跨越长城”邮件发送时,所基于的是CSNET和BITNET两张网络。这两张网络虽然隶属于 Internet的有关组织,正式接入其中也需要美国方面认可,但两者却是独立运行的。这样一来,中国发送给世界各地的邮件首先要发向德国,再通过德国服务器进行转发,接收邮件的过程也是一样麻烦。而租用信道的费用非常高,每1K流量的费用超过6元钱。那些接入Internet骨干网的国家,收发邮件的费用每1K只有几厘钱。

  从这时起,接入Internet骨干网,便成了中国科技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此时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

  已使中国学者深深意识到,与世界联网刻不容缓。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呼声,在中国科学界越来越清晰,尤以站在技术尖端的计算所最为心急。

  据时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的钱华林回忆,在1991年前后,计算所每年能收到3000多份科研成果预印件。而有了互联网以后,国外科研机构就直接把科研成果放在网上,不会再寄预印件了。等国内科研人员看到时,都已经是在杂志上刊出的,发表了半年多的陈旧论文。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互联网基础,中国的科研人员已经在着手部署一个名副其实的局域网。

  钱华林记得,中国首个大范围局域网项目启动是在1990年4月,参与单位三家:中科院、清华和北大。项目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420万美元;一部分是国家计委配套下拨的经费,420万人民币。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关村地区用光缆连接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内部运行的互联网络,让科学家们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就可以使用超级计算机。项目负责人是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当年40岁出头的钱华林负责其中的一些技术工作。

  这是中国发展网络的一个绝好的试水机会。

  在国内部署这么大范围的网络还是第一次。那是一段夜以继日的岁月,所有人都像钟表的时针般不停地忙碌。“有时候我早晨4点钟就会到办公室来。”钱华林说,“有时候,是早晨4点钟才离开办公室回家。”

  虽说经费不成问题,但很多壁垒却是绕不过去的。建网需要路由器,而所有先进的网络设备都对我国实行禁运。于是钱华林带领研究生开始自己研发支持10兆以太网的RIP协议路由器。直到现在,中科院计算所的网上还留有自己研制的路由器。

  1992年,30多台路由器支持的局域网搭建完成,次年年初实现互联。这项联通了中科院和清华、北大的局域网被命名为“中关村示范网”,而科研人员亲切地称它为“三角网”。

  这个“三角网”,实际上便是中国互联网的雏形。在发展初期,钱华林带着一个“联合设计组”工作了大半年,形成了一个只有4页纸的报告,提出了网络设计的几个原则:以TCP/IP协议为主;必须用光缆;速度不能低于10兆……现在,人们回头再看这个报告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当时,报告所体现的设计思想已经非常先进,而且暗合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关键在于,根据这一报告搭建的“三角网”,也为中国下一步接入国际互联网骨干网奠定了基础。

  第77个成员

  1990年开始,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几次找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简称NSF)商谈,却

  在那里屡屡碰壁。胡启恒的目的只有一个:谋求中国接入Internet骨干网,而后者正是Internet核心骨干网的控制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原本曾对中国入网之事提供过很大的帮助。1987年11月8日,正是该基金会的主任斯特芬·沃尔夫将一封批准信件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转交给了中方代表杨楚泉,并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

  若是没有这封批准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随时可以要求其下属组织CSNET与BITNET中断对中国的邮件转发服务和与国际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在措恩教授当时看来,这封批准信打开了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的“一扇大门”。时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参与了互联网接入中国全程的钱华林则认为,这是“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国际互联网的门槛”。

  但是,当中国真的想登堂入室、两只脚全跨进去的时候,美国人又不乐意了。原因倒也不难理解,Internet骨干网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的网络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网络合并而来,当时尚未完全摆脱原始的军方背景,骨干网上面有很多美国政府部门,也包括一些军方组织。所以美国方面顾虑很多,政策上不允许中国连接进去。

  就在胡启恒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不断交涉的同时,众多中国科研人员也在为此事四处奔波。

  据钱华林回忆,他当时经常穿梭于各种国际互联网会议,呼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中国连接互联网。在这些会议上,钱华林反复阐述中国需要互联网、互联网也需要中国的原因。“中国进入互联网,不是为了偷美国的技术,而是为了科学研究。”钱华林说,“平等共享,这也正是Internet的意义所在。”

  钱华林的执着和热忱打动了多国科学家,很多人都给予了他超越国界的帮助。据钱华林回忆,1993年Internet年会在旧金山召开,会后有个国际网络协调委员会的会议,专门讨论关于中国加入Internet骨干网的议题。让钱华林感动的是,美国某大学的一个系主任本来可以不参加这次年会,但他专门赶到旧金山,陪了钱华林三天,逐一地找一些资深专家和管理官员做说服工作。这些热情的帮助,使得基金会原本紧闭的大门逐渐露出了一线曙光。

  1993年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来信了,同意中国接入Internet骨干网。当时NSF负责互联网国际合作的斯蒂芬·沃夫曾经回忆说:“(当时),我们静静地打开闸门,等待中国接入互联网。”

  然而,障碍层出不穷。这一次则来自国内方面。

  根据当时的电信法规,国际专线只能是哪个单位申请了就哪个单位专用,不能跟别人共享。如果共享,就有转卖线路之嫌。每增加一个新用户进来,就要向开通专线的单位多收40%的费用。

  对于最大优点就在于互联共享的Internet而言,如果不能开通多信道服务或者不能降低收费价格,接入国际互联网将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如果这道难关迈不过去,以前的辛苦努力不能说全部作废,但至少也失去了十之八九。钱华林他们为此天天往邮电部跑。

  胡启恒回忆说,那时候,钱华林等科研人员掰开揉碎地给邮电部有关官员讲互联网的优点:比如互联网的特点便是资源共享,比如Internet不是商业网络,并不盈利……

  1994年的大年三十,邮电部相关处室的负责人谁都没走,主管副部长朱高峰带着他们开了一个全面协调会,最后的结果是:不额外多收钱,而且要抓紧开通。

  得到了国家授权,也做好了技术准备,就只差一个重新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接入的有利契机。

  1994年4月初,胡启恒跟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去美国参加中美双边科技联合会议。在开会间隙,他们找到了基金会主席莱恩与斯蒂芬·沃夫,正式敲定了这件事。

  1994年4月20日,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成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

  中国正式加入了互联网国际大家庭。

  “.CN”域名回到祖国

  这时,互联网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少数人的游戏”。

  最大的瓶颈在于技术方面。基于DOS系统的微机操作是很多人跨越不了的技术门槛。更难的是,由于没有国际解析域名,大量信息都要通过IP地址收发,更加深了人们使用网络的不便。当时,“触网”最早的钱华林可以说是同事们的“百科辞典”,他脑子里装着一大堆的IP地址。如果谁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钱华林就背出一串最适宜的IP地址,供其查询。钱华林由此想到了去互联网上注册域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