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核工业:民族自立的脊梁

辛亥革命网 2009-01-05 00:00 来源:《求是》杂志 作者:《求是》杂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关怀与领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关怀与领导下,我们牢记使命,坚持军民结合、自主创新、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实现了从以军为主向军民融合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核能和平利用的崭新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光辉历程根本转变

  我国核工业是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第一次创业时期,核工业人顽强拼搏,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全国人民的大力协同,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和讹诈,使我国国防实力发生了根本性飞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实施战略调整,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投入国民经济建设。30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翻开了核工业改革开放的新篇章,迈上了核工业创新发展的新征程,铸就了核工业的新辉煌。

  实现了封闭军工体系向军民结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的重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在保障军用的前提下,把重点转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由于生产能力的全面调整,国家投入大幅减少,全行业持续10多年亏损。在困难面前,我们积极适应市场变化,着力调整企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完成了改革脱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企业发展的重大转变。经过脱胎换骨,集团公司队伍更加精干,主业更加突出,核科技工业体系更加完整。这种军民结合、上下游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新型核科技工业体系,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

  实现了单一军用产业向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为主导产业的重大转变。在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积极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建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3个核电基地,投运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908万千瓦。2007年核电发电量629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92%,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万吨,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核燃料循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巨大跨越,形成了与发展核电相适应的军民结合的核燃料供应体系,有效保障了核电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等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现了政企不分向自主经营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的重大转变。1988年,我国在核工业部(二机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步入了核工业向企业化转型的轨道。1999年,组建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实现了向现代企业集团的根本转变。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力军,是目前国内投运和在建核电站的主要投资方,是核电技术的开发主体、核电设计的重要力量、核电工程的总承包商、核燃料专营的生产供应商,肩负着国家战略核力量建设和加快发展核能事业的使命与责任。

  再接再厉 乘势而上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飞跃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核工业发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无论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保障国家安全看,我们都必须切实把我国核事业发展好。国务院也正式颁布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正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部署下,核工业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核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效益大幅提升。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始终把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放在重要位置,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效益。1999年集团公司成立时亏损达2.4亿元,2003年就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4亿元,彻底改变了核工业长达10多年的亏损局面。2008年,集团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利润70亿元,5年来收入翻了一番多,利润增长了近30倍。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第一任期业绩考核中,集团公司获得A级,被授予“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特别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