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收复南沙群岛的回忆(3)

辛亥革命网 2014-09-05 14: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何炳材 查看:

1946年7月,“太平”、“太康”、“永顺”、“永宁”、“永腾”、“永泰”、“永兴”、“永定”八舰由美国远航回国,略事休整,我们即抓紧时机,派出舰队和人员前往收复南沙和西沙群岛

  太平岛名来自太平舰舰名

  为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即以太平舰舰名为该岛命名,在岛之西南方,防波堤末端,通向电台的大路旁,即日军建立“纪念碑”原址竖立“太平岛”碑石,并在岛之末端,另立“南沙群岛太平岛”碑石,永作凭志。立碑完毕,在碑旁举行接收和升旗典礼,并鸣放鞭炮。接收仪式由专员麦蕴瑜主持,岛上所有官兵参加,气氛热烈。此后各工作人员分头开展接收、测量、修理、建台等工作。

  14日下午麦专员和林指挥官在岛上作了巡视,并向在岛官兵给予亲切的慰问和勉励。15日上午太平舰离开太平岛,巡视了南沙群岛北部的南钥、中业、双子岛等岛屿,远望可见尚有中国渔民搭盖的草屋。同时向西沙群岛航行,巡视西沙的永兴岛和附近的岛屿,然后驶回榆林港。中业舰亦随后到达。

  我们在榆林与当地气象台和海军无线电台等有关机关联系了与太平岛通报等问题。1946年12月25日,太平舰安全驶入广州港,锚泊于白鹅潭。胜利完成任务,受到热烈欢迎。国民党南京海军总司令部即传令嘉奖。全国各大报纸将此作头版大事宣传。

  1947年1月初,海军总司令部发出电令升调我为司令部的作战科中校科长,但由于我反对内战,不愿为蒋进攻解放区效劳,加上这次在海南岛又亲眼看到国民党的“接收大员”贪污无能,更激起我反蒋的情绪。我就乘调离太平舰的机会,在途中逃跑、脱离国民党海军。事后被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下令通缉,我逃往香港,返回九龙海关缉私舰工作。1949年10月带“海康”缉私舰在香港起义。

1988年9月27日

记于广州

  何炳材简历

  何炳材(1912~1998),祖籍广东番禺沙湾。1931年,何炳材考入黄埔海军学校,后考入上海税务专门学校海事班,1936年5月毕业后被派往上海海关缉私舰上工作,并升任二副、大副等职。1940年春被调到香港九龙海关属下“春星”号缉私舰上当代理大副。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何炳材时任香港九龙海关缉私舰“长庚”号副舰长,为避免该舰落入日军之手,组织海员把“长庚”号缉私舰连同枪炮弹药沉入九龙湾深海后才撤离。

  1945年任国民党海军太平舰副舰长。1946年12月,何炳材参与率舰从日本海军手中收复南沙群岛;1947年1月,他乘调离“太平”号之机脱离国民党海军,1948年1月到香港。由于曾经在九龙海关任过职,时遇九龙海关扩编,得以在香港海关复职,并先后任九龙海关“海宁”、“海康”等缉私舰舰长。

  1950年6月,何炳材率“海康”号缉私舰在香港参加“九龙关护产起义”,是九龙海关参加起义舰艇中的唯一华人舰长。

  1951年,何炳材携眷属返回广州,任交通部广州航道工程测量队队长;

  1959年任广州海运局“南海146”号等万吨级海轮的船长;1975年6月后任广州海运局船员培训班副主任,编写航海学速成教材《船舶操纵》、《珠江行航》等书。

  1975年何炳材退休后,编写及翻译论文、资料等约百万字,有《船舶防损与救护》、《海洋与港湾拖船技术作业》、《天文航海讲义》、《货物装卸》等;1983年,年届72岁的何炳材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对广州海运作出的卓越贡献,1988年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9年广州海运集团授予何炳材“海运功臣”称号。

  1998年7月,何炳材在广州去世,终年87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