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鲁东及青岛抗战纪实(5)(3)

辛亥革命网 2012-12-0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先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目观日本国力的伸张,大陆政策的推演,预见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战争,绝不能免,同时又知中国决无抵御之力量,于是有游击战略之论。,口述

  (八)、寿光居丧

     民国三十一年春,山东省政府改组后,将鲁西、鲁北、鲁东三个行署撤销,我们往鲁南省府所在地临朐办理交代,返途经寿光,逗留在弥河之滨一个小村庄——召贤村,在这里接到内眷自上海来信,说:「母亲忽患重病,人事不省,经延医打针后稍痊,但病势仍重……,这个消息对于我,好像一个「晴天霹雳」,愈想愈恐惧。游子浪迹在外,远离高堂,惟子默祷的是祝老母身体健康,而老母依闾所望的则是游子早归家圆。母病是最刺激到征人的心理,使我整日陷入惦念、焦虑、愁闷之中。两星期后,忽接得友人来电:「伯母于七月十四日逝世,望节哀顺变」,当我亲自翻译电文到「伯母于……」三字时,心中忐忑不安,神经早紧张到了极度,己意识到下文是凶多吉少,但仍希望是另一个消息,唉!苍天弄人,不如人意,竟还是一个凶讯,不由得不悲极而槌胸大哭。

  我幼年时父亲便去世,全赖慈母艰苦操作扶养教导成人,「既无伯父,终鲜兄弟」,母子两人相依为命,慈母的抚爱,一切都是顺着我的意思,因势利导,但是我却丝毫没有尽到人子的孝道。中夜扪心,深自疚愧!当我远离慈母参加抗战的时候,天远路遥,省视无由,当于行军作战,尤其在月夜冷清,静寂行军的时候,或是对着敌人作战激烈性命危在顷刻的当儿,涌现在脑海的就是慈母的音容。惟一的期望,愿苍天尚留一命,为他日母子再有会面的日子。如果得有抗战胜利母子重逢的机会,一切都已满足,再也不远游在外,只愿长依膝下,「菽水承欢」,稍尽人子之道,为老母终养。谁料事实并非如此,从此永远没有希望可以实现衷心所想望呢!我当时悲痛、怨痛得要把自己毁灭,不惜泉路去相依,继又念到毁伤又违孝道,又复悔恨母在未尽事养,临殁又未奔丧,不孝之大,孰逾于此。遗恨悲痛,交织着我的身心,在寿光僻村里竟不知天地昏黑,如何安放自己。我寻求出路,首先在古人中去找,于是把「孝经」,「礼记」来读,体会书中的意思,愈读愈痛苦,愈觉罪孽深重,结论是不孝之罪,百身莫赎,从此遗恨无有穷时!其次我罪孽之身,不堪担当国事,便决心辞去我当时担任的省府委员和青岛市府秘书长兼代市长的职务,以期稍轻罪愆。但是未蒙照准,而各方所来的书电,无一而非慰唁,最重要的一句,便是「移孝作忠」。当时我对于这点,认为不能尽孝,焉能尽忠,这是一句勉励的信,未必合理。「忠臣出于孝子」,我非孝子,如何可为忠臣,我是天地间的弃物,不可再为人重视,我惟一的只想如何替自己赎罪,想来想去,只有把自己毁灭才是出路。『毁灭』,便是「牺牲」。从前母在的时候,不敢轻言牺牲,抗战的过程中,终是抱着幸存的心理,期望母子团圆,重叙天伦的怀念;如今便没有牵挂了,准备随时可以牺牲了,当时便想「牺牲」放在那里最有意义?「抗战不是为救国么?为抗战救国而牺牲,这才是最好的出路,终于得出了这个结论。于是停驻在寿光居丧五六个月期间,最初心灰意冷,不欲问世,最后便坚强起来,重上征途,于是快马加鞭,率数十随从,星夜东进,途中敌伪奸匪,关山拦阻,也不复顾虑,勇往直冲,重复回到鲁东莱阳,更由莱阳率部众往敌寇基地青岛崂山腹地去与强敌拼一个你死我活。

  事后想来,当时抗战后期,敌势已掩盖中国大半,如何可在青岛外围抗战?真是以卵投石,不败何待。但是凭了不怕死的意志,不肯作奴隶的人民气节,终于在崂山里以「求必死的决心」,愈战愈勇,敌人莫奈我何!这个勇气,分析起来,是母亲赐给我的。我的事亲已不可能,只有报国以答母恩。我感念母亲,仍悔恨我未尽孝道,此后,一切报国才是出路!

  天下有父母健全的子女们,我羡慕你们,当我母在的时候,我不知尽孝,母亲逝世之后,我徒然懊悔无穷。我居丧中曾写了「思母记」,把孝经、礼记中的精理加以引证阐发,书成约五万言,都是痛苦中的真情记载,不幸在寿光敌伪大扫荡中遗失了,我本人被包围在村庄内,几乎被俘,如今想重新写来,已是不可能了,原因是情感已没有当时的沉痛了,如此说来,我还是不孝,亲在不尽人子之礼,亲故即使要曲尽孝道,也全是空的。孝亲忠国必须出于孝思,「孝」为百善先,我是深深体念这个道理。

  (九)、结论

     鲁东抗战纪实,实为青岛抗战之延长,而归结仍为青岛前后抗战至最后胜利之结论。如他日国家编写中日战争史或日本侵略中国史,此区区之个人记载,足供参考之用,此盖为事实之真相,不可篡改之也。由于个人亲历其事,其中臧否当时人物,力求客观,供之于此,后人读之用之,可得其要,减少考据虚掷时光之麻烦与弊病。若个人能天假其命,多活至一百岁或至一百五十岁或至二百岁,而能对当时纪事,根据古代、今代、后代之环境、科学、文化、变迁与进步,稍加以参考与补整,则本文之价值,深信可以千百倍对历史之贡献与价值,更加宝贵也。(记至此处时年为八十四岁,公历一九八八年九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