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视察山西及《建国方略》对近代山西经济的影响(3)

辛亥革命网 2017-06-22 08:59 来源:民革山西省委会 作者:刘福鹏 查看:

山西籍同盟会员深受孙中山思想和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等名言的影响,走上了反清反帝、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道路。

  1、机械兵器工业(摘自中国兵器工业史丛书《国营二四七厂志》,1898-1985第一卷3-23页、437-442页):

  1912年,阎锡山废除清朝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如总办、提调、总管;采用西方管理方法管理企业,局长下设局员、录事等16个管理人员,加紧军火制造,扩建山西机器局。机器局下设翻砂、铁工、木样、机器4个分厂,有员工200余人,以修械为主。

  1914年,阎锡山将山西机器局改称山西陆军修械所,隶属山西督军署军械局。

  1917年,阎锡山在山西进行了首次扩军。因阎锡山赴北京参加了北洋政府举办的督军团会议,观看了陆军射击比武,看到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武器精良,遂起大造兵器之念。于是他挑选山西大学优等毕业生10名,赴汉阳兵工厂学习兵器制造技术,并面示这些人联络汉阳兵工厂技术工匠来山西传授技术。

  为解决发展军工生产之经费,1918年阎锡山在山西陆军修械所内,投资10万元增设铜元厂(即现太原机车厂前身),制造铜元。阎从杭州购来制作铜元的机器46部,100马力的蒸汽机1部,低价收购民间留存的已作废的“制钱”(古代钱币),制成紫铜的铜元,新建了提铅、炼铜、溶化、钢模4个制铜元的工厂。原机器厂改为印花、碾片、校准、铳光厂。用“制钱”2至3文制成一枚铜元,可增值5倍至10倍,最高日产120万枚。至1924年结束,阎仅此一项获利数百万元,全部用于扩大军火生产。

  1920年,北洋政府通令各省裁军,限制军阀势力扩充。阎锡山遂将山西陆军修械所改称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下设铜元科、化炼科、电气科、总务科,管辖16个分厂。派有学识的官兵进工厂学习制造枪炮技术,开始仿制重机枪,筹建炮厂。最初有职工500余人,后发展到900人,机器183部,生产子弹、手榴弹。

  1923年7月,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从美国、德国、日本购进了一批新设备,职工增至1,840人,设备320部,月产子弹24,000发,手榴弹1万枚。1924年职工竟达5,000余人,到1926年高达11,000余人,机床设备增至2,300台,月产火炮10余门,机关枪30余挺,冲锋枪900支,手榴弹3万余枚。为解决军火生产所需的钢材和设备,1926年9月育才炼钢机器厂(即现太原矿山机器厂前身)建成投产。1924年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内成立飞机制造厂,装配过一架飞机,试飞时坠入汾河,后撤销飞机制造厂。

  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时期,从德国雅利商行购入无烟药、制酸设备,先后从德国理和洋行、英国怡和洋行、美国慎昌洋行购入炼钢和金属切削机床。为提高军火质量,高薪从德国克鲁伯兵工厂聘来造炮工程师杜尔华,绘图工程师梯尔,电气工程师严鼎,造枪工程师查理士,铜壳工程师彦客生。

  1927年,阎锡山为扩大军工生产将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改为太原兵工厂(后改称太原247厂,也称山西机床厂,现为中国兵器北方风雷有限公司)。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下令,不准地方办兵工厂,阎锡山遂又改太原兵工厂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而军火生产有增无减,下设4个处,拥有18个分厂,职工15,000人(含化学厂),设备3,800部,炮和炮弹增长2.5倍,枪和枪弹增长6倍,山炮和野炮达800余门。

  2、机械钢铁工业(摘自《太原矿山机器厂简史》,统一编号第31卷1-24页): 为了供给兵工厂机器设备和坯料,阎锡山考虑建立育才炼钢和育才机器两厂,以充实力量(1931年4月育才两厂合并取名为民生炼钢机器厂,隶属于山西省政府实业厅。即今太原矿山机器厂,现改称太重煤机·太矿),从德国引进1.5吨的电炉,冶炼工具钢、模具钢等特殊钢,开创了我省炼钢之先河。但是由于产量小,而且有铁无钢,更没有大型钢胚和轧钢设备,不能轧制铁路钢轨等各种钢材。

  当时,全省军需、民用钢材,全靠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添置机器设备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外国进口。这必须要有护照,当时北洋政府存有戒心,大量购买未必能允许;进口必须通过港口,而沿海各港皆为军阀控制,来往通过不易;进口机器价值昂贵,力量不济。二是自己制造。山西富产煤铁,省内有阳泉等处炼制生铁,当时钢材必须依赖外国进口。选择自己制造,创办育才炼钢和育才机器两厂为补充兵工各厂的机器设备和提供原料毛坯,达到“凭武力以扩张,借枪弹以称雄”。育才,即为培育技术人才,解决工厂技术水平低下的措施,也是筹建两厂的另一个目的。

  1924年夏天,阎锡山正式筹建育才炼钢和育才机器两厂。按“临近兵工、仿照汉阳”的原则勘察厂址,将育才机器厂的厂址选在太原北门外兵工路西侧,将育才炼钢厂的厂址确定在太原兵工路(现为解放北路)西侧育才机器厂以南,两厂紧紧毗邻,东隔兵工路与西北窑厂(今太钢耐火材料公司)门宇相对,南邻酸厂与无烟厂。一方面可以利用兵工厂的电力、铁路运输及原材料等,二是为兵工厂各厂的生产服务,将生产的机器、钢材以及零件的半成品能很方便的送到兵工厂内使用,同时兵工厂损坏的机器也可得到及时就近修配。

  育才机器厂1926年9月正式全面投产。机器厂占地70余亩,职工约200人,厂房200余间,车床30部、铣床10部、刨床7部、钻床2部、锯床及拉油槽机床6部,总共筹建资金(银元)40万余元。育才机器厂全面投产正值山西工业尤其兵工生产快速发展之际,经过少量的机器试制后遂竭尽全力去制造军火机器,为枪弹厂制造了一整套的枪弹机械。

  育才炼钢厂1926年冬建成并试炉生产,占地70余亩,职工约80人,总共筹建资金(银元)20万余元;主要设备有1.5吨电气炼钢炉一座,2吨汽锤1台,5吨桥式吊车1台,拔伯葛型水管式锅炉2座,400kvA电炉变压器1台及深井抽水泵水塔等。

  1927年至1930年育才炼钢和育才机器两厂得到了迅速扩大和加强。育才机器厂到1930年共制各种工作母机300台,其中有8英尺元车,轻型平铣床等,同时也武装了自己,扩大了自己的加工能力,用这些机器新建了一个机工工场。育才炼钢厂经过长时间的摸索,逐渐掌握了炼钢技术,生产的钢种也由碳素钢发展到工具钢、合金钢。至1930年年产钢材即达400吨左右。

  育才厂作为山西早期建立的机器制造厂和炼钢厂之一,生产了为数可观的机器和钢材,有力地促进了山西的工业发展。特别是育才厂所拥有的1.5吨电气炼钢炉,是山西最早的一个当时较先进的炼钢设备,因而对山西炼钢工业的发展,起了先锋和示范作用。同时,育才厂也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分布于全省工业界,对山西省、对全国的机器制造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3、纺织工业(摘自《山西经济与文化》1994年山西经济出版社73-116页):

  从1919年到1937年,全省先后建成用先进机器生产的多个纺织厂。其中有新绛大益成纺织公司、新绛永裕纺织公司、榆次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24年正式投产)、大同华北第一毛织公司、太原华丽绒厂、祁县盖华染织厂、太原晋生染织厂。四个纺织厂,共拥有纱锭60592枚,布机1076台,晋华纺织厂最大。

  1919年晋华纺织公司在榆次招股集资创办,1924年正式投产。

  4、化工(摘自《山西经济与文化》1994年山西经济出版社73-116页):

  1919年双福火柴公司建立氯酸钾工场,设置电解槽50台、溶解过滤结晶装置一套,日产氯酸钾450公斤。

  1928年,在太原大北门外沙河北村建立西北化学厂(今为国防科工委属太原兴安化学材料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