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崛起的“领头羊”—— 国有企业(4)
辛亥革命网 2012-11-09 00:00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胡鞍钢 查看:
由此可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至少有四大特征或四大优势:第一是国有资本优势;第二是国家支持优势;第三是政治优势,即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第四是组织优势,就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前两个优势是外部优势,后两个优势是内部优势。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意识地创造外部优势,投资国有企业,指导国有企业,支持国有企业,帮助国有企业。从国有企业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外部优势,强化内部优势,将这四种优势转化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跨国企业或全球企业
所谓跨国企业或全球企业,是指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全部经营环节要实现全球资源配置,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开展全球跨国经营,从全球范围获取收入和利润。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为全球企业的核心指标是企业海外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如果这一比重超过50%,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典型的全球企业。尽管目前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还很小,但跨国经营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成功把握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灵活配置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资源,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类市场。中国不但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新兴发源地,而且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新兴市场目的地。截至2011年,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约490家在中国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已经达到1600余家。近年来中国在大力“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资企业日益成为全球投资合作的重要生力军。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境外企业的数量达到18000余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外资产近1.6万亿美元。
与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相比,社会主义跨国企业最大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国有企业的文化上。中国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借鉴。但是,它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西方企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我国国有企业文化更加强调和谐,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奉献精神。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精神财富。企业文化就是这种物质财富的一个主观反映,因而也就形成了对内对外的“软实力”。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所说的亲和力,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吸引力、软实力。当年,毛泽东主张,学习苏联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要与独创相结合。他特别强调,硬搬苏联的规章制度就是缺乏独创精神。(参阅:《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65页)在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亲和力也是社会主义企业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的显著特征之一。与资本主义企业通过跨国兼并重组拓展海外市场不同,社会主义企业的海外经营大多是新开工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其目的在于同当地企业共同成长,互利共赢。而资本主义企业的跨国兼并主要限于账面上的资本重组,仅仅造成当地企业的“易主”,却不能造福当地居民。
三、国有企业的发展定位
我们究竟要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办成什么样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怎样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是一个目标定位问题,后者是一个发展战略和途径问题。
基于对企业内涵的认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战略定位应当是:从行业上看,国企是行业发展的领先者和排头兵;从区域和产业上看,国企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在国际上,国企尤其是央企与西方跨国公司竞争,打破它们对世界经济和产业体系的长期垄断,同时又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航空母舰和战斗机群。
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未来发展的定位应当是“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知名品牌”。这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议将“创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知名品牌的中国跨国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甚至作为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而企业强的实质是国企强、央企强。从世界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兴,则南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兴;中国企业强,则南方强。这对促进发展中国家崛起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如果我们要在这方面形成共识的话,需要搞清楚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知名品牌?
首先,关于“世界一流企业”。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者,可称之为“世界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主要经营指标和业绩达到世界500强的“门槛”;进入世界同行业前10名,这与国资委所提出的“在国际同行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的企业”是一致的;具有世界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者,可称为“世界一流企业”。
其次,关于“中国特色”。其含义:一是坚持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国有企业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包括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成为转变发展方式和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带动者,靠国家发展的大舞台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发展作出一流贡献;三是“中国企业文化”,不是西方企业文化的复制和翻版,而是将宏大的中国文化融入企业之中,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和实践者。
再次,关于“知名品牌”。就是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要有自己的品牌,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且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和忠诚度的消费群体。“知名品牌”也是中国“软实力”。这与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是一致的,也与央企成为跨国企业、全球企业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