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锡福创始人刘锡三的老字号文化(3)

辛亥革命网 2012-04-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刘锡三是辛亥革命后的农民工出身。众人皆知刘锡三是从青岛起步经商,全国著名老字号盛锡福的创始人,可是刘锡三还是一位美术爱好者,却

  1931年盛锡福首创用各色毛线、棉线和棕丝帽辫制成各式帽子,不仅畅销于华北各地,而且远销到南洋群岛一带。同年添设通帽厂、印刷厂、呢帽厂。所制呢帽,虽经潮湿,亦不变型,深受人们喜爱。刘锡三鉴于硬平顶草帽和女式草帽流行多年,已有些过时,便别出心裁地首创用各式毛绒、棉线与棕丝帽辫,制成各式帽子。式样既漂亮又新颖,特别受人欢迎,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南洋。1934年复建成毡帽胎工厂,自制呢帽胎,主要生产三角式、流行式和一部分礼式毡帽。接着又以高薪从上海聘来有经验的制帽胎技师陈世皋和华孚制帽厂的技师张志谦,来厂指导生产。由于改进了工艺,因而料高工精,色泽漂亮,受潮后帽子也不变形,颇有独到之处,因而驰名中外,多次获奖。

  那时社会上流行一种日本硬平顶草帽,其原材料用的是中国出产的草帽辫加工制成,然后再向中国出口销售,由于样式新颖,颇受中国市民青睐,销售势头好,获利很大,相比之下,盛锡福的草帽就稍逊一筹了。刘锡三见状很着急,于是他就改用普通漂白草帽辨,制成硬平顶草帽推向市场。不久,又从一法商手中购得转让的折式草帽机器,改用机器制作硬平顶草帽,同时花高薪从青岛请来漂白技师周绍熙,狠抓产品质量,很快不仅产量增多,而且质量也大为改观,价格又比日本的硬平顶草帽低廉,很快赢得社会欢迎,销路极好,获利也随之越来越多。到1926年,三年大结账时,竟获纯利十万多元(银币),不仅把日本货排挤出中国市场,而且盛锡福的资金也充裕起来。此时,社会上妇女时兴戴草帽,刘锡三抓住时机,聘请了一位白俄女人为设计师,设计制出的女式草帽,式样新、质量好。同时不忘对外宣传(开展广告活动),顿时畅销国内外。刘锡三趁热打铁,抽出部分资金增设了一个进出口部,办理进口澳洲羊毛,供本厂作呢(礼)帽原料,出口草帽辫,兼营其他贸易。由于业务发展壮大,又在法租界天祥市场内设立了第一分销处。

  到了抗战前夕,至1943年日军封港为止,盛锡福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辐射全国的经营结构体系,除在天津总店和法租界梨栈大街设立第二分销处以外,1936年春刘锡三在北京西单北大街路东设了分销处,又相继在西单、前门、王府井、沙滩开设了四个分店;后又在南京、上海、武汉、青岛、济南、徐州、台湾等地开设了分号,他的行庄和销货商埠几乎遍及全国。各分号除经销总厂生产的帽品外,还在当地采购部分杂帽,以补充总号的不足,同时又吸收各地市场的信息,搜集技术情报,使盛锡福改进旧产品,创制新产品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同行。此时盛锡福生产的各式帽子,以草帽和呢(礼)帽为主,其他四季帽品,种类繁多,质量地道,销路日增,全年生产各种帽子达45万顶。

  1947年,分号在青岛开业,位于中山路141号,河北路32号大院的知名度并不高,可一提起“劈柴院”、“盛锡福”,老青岛可没有不知道的。而这所大院就在劈柴院的正对面,据河北路老一代居委会主任李慧纫大妈讲,大院的前身就是当年“盛锡福”帽厂的一个车间。“盛锡福”卖帽子,一晃就是百年。老青岛,有一句老话:“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指的是岛城盛锡福、新盛泰、谦祥益、亨得利四家老字号商店。不仅让盛锡福帽子的行庄和销货商埠几乎遍及全国,而且同时他们还在新加坡、菲律宾、捷克、瑞士、缅甸、越南、意、英、法、美等国设立了代销处。

  刘锡三善用人,其三弟曾一度染上抽大烟的恶习,刘锡三宁肯养着他,也不让他插手业务;原正卿善做生意,为人忠厚,刘花重金聘他为盛锡福代理经理。刘锡三在派大徒弟三赴日本考察学习之后,不到几年,就添了八九个专业工厂。在1929年菲律宾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盛锡福的草辫和草帽获得了头等奖,在东亚地区属草帽业之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