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图 1 :夏述唐 1918年护法征闽留照
先祖父夏述唐(1888~1920),河南省息县白店乡夏寨人,原名夏鸿逵,后改名绍虞,字述唐。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历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护法战争,1920年11月23日被北洋军阀李厚基杀害。他是河南为数不多能直接受命于孙中山的军事将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就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
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
夏述唐幼年时家境贫寒,十几岁入黉学,边读书,边推车贩米养亲,目睹和饱尝了清朝末年农民生活之疾苦。1904年童子试考取案首,翌年入县里学堂。彼时西风东渐,他再也不能安于在学堂之乎者也的学语,立志学军报国。1906年考入开封河南省陆军小学,一年后升入保定陆军部武备速成学堂,因成绩优异进入留日学生预备班,1907年冬被选派为公费留日陆军生。,他是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第11期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0期骑兵科学员。夏述唐在留日同学中率先加入同盟会,他积极发展组织,成为同盟会河南支部的骨干分子。
图 2:保定军校博物馆史料图
图 3:夏述唐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照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爆发,上海中部同盟会总部电命东京同盟会留日学生火速回国参加革命。他闻讯跃然而起曰:“献身国家,此其时也!”遂中断学业,与潘祖培、李捷生、张子固、陈星枢、吕烈培等30余名河南留学生回到上海。彼时,袁世凯的北洋军已攻陷汉口,中部同盟会决定改变赴鄂救援为在沪起义的策略,以减轻武汉军事压力。在陈其美领导下,先期回到上海的刘基炎、张国威等河南留学生们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上海高昌庙兵工厂)的战斗。上海光复后成立都督府,陈其美为都督,又组织苏浙联军攻打南京。12月2日南京光复。南京光复有力震撼了清廷对长江以南的统治,扭转了汉阳失守的危局。而此时,刘积学因河南第二次举义失败,持河南同盟会求援公函已到了上海。于是在黄兴和陈其美支持下组织北伐军北伐。
上海北伐军分东、西两路。东路军以刘基炎为司令,西路军以张国威为司令。西路军以威武军命名,大部分是河南留日归来学生和河南籍人士,下设2个团,辖4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团长分别是李捷生、宋邦翰(安徽),夏述唐被委任为步兵营长,其他3位步兵营长分别是杨杰(云南)、陈星枢、宣传煤(安徽),炮兵营长是王书润。
1912年1月中旬,威武军在上海训练2个月后,陈其美按照孙中山北伐部署和河南同盟会的请求,命令威武军北进安徽,侧攻河南,支援河南革命。全军5个营,每营1艘军舰,浩浩荡荡沿长江向西进发。
抵达芜湖时,军中安徽籍人士和河南籍人士发生了行军路线的分歧和武器分配上的争执,引发了陆军部对张国威的不满。
分兵后,安徽这支队伍登岸北上寿州,后来又奉命撤回上海,加入了上海北伐东路军,乘舰船到烟台登陆,和袁世凯派往胶州半岛的北洋军作战(原计划在秦皇岛登陆,以策应冯玉祥发动的滦州起义)。张国威则率领3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继续乘舰西进湖北。
当威武军抵达黄州(现属黄冈)时,陆军部对张国威司令免职的命令到达军中,另派陆军部骑兵科科长张鹗翎接替了他的职务。由于大部分官兵对张国威在芜湖分兵做法的支持和他在威武军中的威望,这一命令在部队中引起不满和骚动,埋下了后面兵乱的祸根。张鹗翎不得不在黄州停下来对部队进行整顿。述唐则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全力支持张鹗翎的工作。迨这支队伍到达汉口登岸已是3月初。自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南北议和告成,南北战事遂也基本平息。
唯有清廷的陕甘总督升允垂死挣扎,陕西告急。威武军又接到北上援陕的命令。于是从刘家庙乘车北上,进武胜关至李家寨车站,却受到信阳北洋军李纯第六师的堵截。两军在信阳柳林、李家寨一带对峙。未几,传来陕西战事平息的消息,威武军也只好停守待命。杨杰趁张鹗翎司令赴汉口之机,潜将张国威接回司令部,使威武军发生兵乱,夏述唐和陈星枢、王书云等军官被逮捕。袁世凯借口威武军内讧,委李纯为豫南总司令官,前往镇压和收编。夏述唐原本对袁表示赞成共和心存怀疑,设法对其观察。于是他和李捷生做为威武军的代表,进京受到袁世凯的接见。袁看到这位英武的青年军官,又是河南人,遂生笼络之意。称其为河南老乡,面许给成立新军一师,驻防外蒙。但他在言谈中,已觉察出袁世凯有独裁异谋之心,不为所用。仍南下到李纯部驻地秘密进行策反活动,想为革命拉出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