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弘文学院系亦乐书院发展而来,由嘉纳治五郎创立。嘉纳治五郎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曾个人办学,委托本田增次郎为主任,管理无校名的私塾。1899年(明治32年)10月,三矢重松接替主任一职,起名亦乐书院,接收了张之洞派遣的学生11名,校址在神田三崎町一丁目二番地。亦乐书院当时学生不多,规模不大。随着中国学生的接踵而来,东京等地无专校接纳,且语言多不通,留学受阻。1902年1月,嘉纳将亦乐书院选址扩充,改名弘文学院,校舍在东京牛 西五轩町。同年,嘉纳到中国考察教育,历访当道官员,介绍弘文,来校求学者逐渐增加。
弘文学院以教授普通学为主,兼设有速成科。普通科修业三年,学习日语和中等程度普通学科,以毕业后升入高等专门及以上学校为目的。普通科学生学至第三年根据志愿文理分科教学。学年定在9月11日开学,毕业日期是每年7月10日。学费一年300日圆(含住宿费)。速成科设有师范、警务、理化、音乐等科,修业期限有6个月、8个月、1年、1年半不等,科目随时增减(又专为日本人设有清国语言科)。速成班学生在上课时,通过翻译而教授。还因有中国各省士大夫赴日考察或学习教育而寄宿该校者,设有旁听班。
随着求学者不断到来,宏文学院留日学生增加较快,西五轩的校舍日显狭窄不敷应用。1903年在小石川区增设大塚校舍;1904年,先后增设麴町分校、真岛分校、猿乐町分校、巢鸭分校;1906年,又于牛辶入区增设白银分校。其中麴町分校与猿乐町分校专为志愿学习警务者而设,一切授课事宜委托警视厅办理,故有警务外塾之称。
各省求学者集中到来,其学级编制即在班名上冠以籍贯,如南京普通班、湖北普通班、四川速成师范班、北京警务班等。1905年,因受留日学生反对日本文部省“取缔规则”运动而集体返国的影响,麴町、真岛及猿乐町等三处分校被迫停办。据1906年10月调查,毕业该校学生1959人,在学者尚有36班。而后,清廷对留日学生资格作出规定,并取消派速成学生,留日风潮顿形衰退,该校学生锐减。本校与分校终于1909年7月28日在举行学生毕业典礼仪式同时,宣布停办。嘉纳治五郎在仪式上发表演讲,言辞之中,无限感慨。驻日公使胡惟德参加是项仪式。
据统计,中国留学生获准进入宏文学院学习者共7192人,毕业者3810人。黄兴和鲁迅初抵日本时,就入学该学院。陈独秀亦出身此校,其后再入高等师范进修。
史料中有写宏文学院,系因乾隆皇帝名“弘历”,有些旗人或留日学生避讳,将“弘”字写成“宏”。
参考资料: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第四章 留学生活与环境,一 专为中国留学生而设者 (一)宏文学院,第88-90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4),民国六十四年七月(1975.7)。实藤惠秀著 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修订译本)第二章 留学日本的历史 弘(宏)文学院,第37-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我们。 (投稿EMAIL:xhgm@xhgmw.org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