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云南护国起义(2)

辛亥革命网 2015-11-29 09:3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高光汉 查看:

1915年12月25日,一场震惊中外的护国起义,首先在昆明爆发。本文拟就这次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为何首先发生于云南,以及护国起义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略加论述。

  此外,云南各族各界民众的觉醒,也是云南成为讨袁护国基地的条件之一。1915年夏秋之季,筹安会问题一发生,广大军民立刻群起而攻之,纷纷要求惩治“筹安会六君子”。一时之间袁世凯及其爪牙便成众矢之的。如后来任护国第一军秘书长的李日垓所说:民国四年秋间,筹安会初起,滇军中下级军官“三五组集,已无日不在秘密筹议运动之中。吾与赵凤阶氏,黄斐章氏同为一组,日夕筹议。”“厥后罗镕轩、顾小斋、邓和卿、杨映波、董干臣、吕天民及其他诸氏,先后相聚倾吐,始知各有组集。于是各组综合,由于臣佯言,先解决滇局,以耸人听,而其议遂定。”后来蔡锷抵昆,各界欢迎。蔡说:“此秘密消息,不瞬息而传遍,盖船埠、车栈、旅馆均有人坐候,遂至无可避匿。抵滇之日,儿童走卒,群相告语,欣然喜色……,日来举办护国纪念会,人气敌忾,有如火如荼之观。滇人侠勇好义,于此可窥见一斑。”滇军军官杨如轩说:“顷之,滇军中反袁思潮波涛汹涌,官兵反袁情绪激昂。如火燎原。”“无论是军队里或城市乡村,都呈现一片反袁呼声。”宣布护国起义的当天,昆明各界民众自发集会游行。“欢呼雷动,全市游行,高呼‘打倒卖国贼袁世凯’,‘拥护共和国’口号,至夜乃息。”有的将领说:“前几日邀集人民代表讲话,他们都异口同声,赞成拥护,没有些微畏难退缩之心……今日誓师回来,在街上看见群众愤慨的呼声,壮盛的气象,觉得我们这一举是值得的,是应该的。”护国军由昆明出发,“绅商各界和青年学生两三千人集中在状元楼热烈欢送。许多女学生还送手巾给出征官兵。在行军途中,群众纷纷向部队送茶水。”

  云南本是个穷省,清末养一师兵还得靠协饷维持,护国举兵讨袁,一下子就组建三个军,不难想象,筹措军费的难度有多大。然而,由于有全省人民的支持,多大的困难也能战胜。

  人民群众怀着热烈的爱国心,拥护和支持护国讨袁,踊跃捐输,“人民缴纳捐款的,争先恐后,早晨一开门就拥挤的来交,至晚不止。妇女们把簪环首饰拿来抵交的很多,都是自动自愿,并没有勉强叫她们出钱,这也是妇女界好义心的表现。”“出兵以后前线催粮甚急,只好把教育停办三个月,其他敬节堂、养济院都停止了,抽凑饷银,接济前方学生教职员及老少人民,毫无怨言,大家都忍痛急公。”为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争相贡献一切,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正是有这么好的群众觉悟基础,所以云南才能担当起护国首义的历史责任,起义后护国军所到之处,“人民箪食壶浆的欢迎,说你们为我们民主共和国而战,我们应当帮助。袁世凯卖国盗国,还能容他吗?”所以群众基础好是云南革命派长期工作的结果。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云南同盟会支部的骨干们就创办了革命刊物《云南》杂志,反反复复向民众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云南》杂志以其独特的风格,英勇战斗了5年,不仅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撒播了革命种子,为辛亥云南起义,以及护国讨袁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第6期载越南来函说:“贵报所说,一切出于至诚,仆等异邦人读之,犹拔剑击地,慷慨吁唏,况贵国人乎!”第7期所刊说:“拜读之下,钦佩无已,有血有肉,如火如茶,中国之不亡,云南之不亡,我同志组织会社,挽救祖国之功也。”甚至连英法两国官方也组织人力,逐期翻译研究,并发出“云南人醒矣!云南人醒矣!”的哀叹声。云南《光复起源篇》评论道:“是时,有《云南》杂志者,滇人居东之所作也,其书痛陈清廷不纲及列强谋滇政策,由海外流入中国,读者快之。而在滇人士,亦有《云南日报》、《星期报》、《云南公报》等之设:又为《苦越南》传奇,授伶人奏之,座中至有泣下者。革命思潮,遂浸润于三迤。”

  由于有革命派的长期工作,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辛亥起义后的一段较长时间里,云南的群众基础都是很好的。所以,护国起义的基地才会选择在云南。

  三、护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及其思考

  正当袁世凯忙着要做皇帝的时候,云南的唐继尧联合蔡锷、李烈钧等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举兵护国,讨伐叛逆袁世凯。在之后的近半年时间里,云南相继组建护国三个军,由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攻打入川北洋军;以李烈钧为第二军总司令,兵发两广;唐继尧则以云南护国军政府都督之职兼任第三军总司令,坐镇昆明,统筹全盘。

  云南起义之后,不久得到贵州、广西等各省响应,由云南点燃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护国讨袁的战火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中国讨伐袁世凯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袁世凯已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原先支持他称帝的西方列强,一看形势不妙,为维护它们在华利益,纷纷抛弃袁世凯,撤销对帝制的支持。国内袁氏的走狗、爪牙们也相继脱离袁世凯,各寻出路。在护国军的沉重打击下,在众叛亲离的形势下,先是取消了登基大典,后又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厚颜无耻地宣称自己还是大总统。护国军宣布,袁氏已丧失总统资格,必须下台接受人民的审判。在全国军民的声讨声中,绝望孤立的袁世凯于6月6日可耻地死去。第二天,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被袁世凯废弃的中华民国得以复生,护国战争取得打倒袁世凯,重建中华民国的重大胜利。

  从云南开始的护国战争,是继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其独具的特点和革命意义是很明显的,革命派称其为第三次革命。因此,孙中山曾于1916年12月13日致电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院,建议把云南宣布护国起义之日,即1915年12月25日,定为中华民国的国庆纪念日。这个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不过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还是先后作出决定:把云南护国起义日定为全国性纪念日,每年都要放假进行纪念活动。这一事实说明,护国起义在革命党人和全国人民心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护国起义是近代中国人民 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所走过的重要一步,这一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由旧民主主义迈向新民主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历史阶梯。我们对护国起义的回顾,是进一步阐明护国起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可抹煞。

  护国起义是反袁各派联合发动的。关于这一点,各种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都是承认的。梁启超说:“盖此次各派皆经淘汰,去莠留良。其良者皆饱受数年来苦痛之教训,客气悉除,误解一扫,人人各自忏悔其前此之所为,温和派有然,激烈派有然。此佳朕也。”又说: “两派合作,是当时成功主因。”孙中山说:过去同改良派的斗争,“已成陈迹,今主义既合,目的不殊,本其爱国之精神,相提携于事实,见仇者虽欲其所快,无能幸也。”

  李根源说:“起事之初,各派贤者,莫不捐除意见,相与提携,悉泯前嫌,共图进取。”“此次战役所以能使帝制推翻,共和复活者,悉由邦人君子不分党派,不计利害,并力进行,有以致之。”

  唐继尧、蔡锷和李烈钧宣布起义时明确表示说“地无分南北,省无论甲乙”,“倒袁救国,心理大同,但能助我张目,便当引为同志,所有从前党派意见,当然消融,绝无偏倚。”各派实现联合讨袁,是护国起义获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