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文化 >

徐绍棨与《广东藏书纪事诗》(8)

  黄节·蒹葭楼

  蒹葭楼畔寄吟身,鬻及图书也不贫。

  莫笑风尘牛马走,作官犹是一诗人。

  自注:黄节,字晦闻,顺德布衣。少自负,不应科举试,受业南海简竹居之门,娴于文学、经济。光绪戊戌而后,科举废,学校兴,世人视经籍如土苴。晦闻居河南幛寺南武学校,特广收旧籍。有志保存国粹。时番禺石星巢、仁和叶灰垣、遵义黎庶昌其家中所藏精椠,先后散出。晦闻多收之。旋适沪与邓秋枚共办国学保存会,设藏书楼,著《黄书》刊登于《国粹学报》,以阐发民族主义。广东优级师范学校监督王丹瑶仰其名,聘优级师范国文教授。辛亥民国成立,改任广东高等学堂校长,越一载,晋京任北京大学国文教授,兼任清华、师范学校讲席。著有曹子建、阮嗣宗、谢康乐、鲍明远诸家诗笺。晚岁治《毛诗》,撰《诗旨纂辞》,因说《诗》故,并治《楚辞》、《文选》,凡见《毛诗》、《楚辞》、《文选》三类书,无不收。所储既多,常有秘本。曾收得许巽行《文选笔记》稿本,残破碎不可爬搔,晦闻乃亲为厘剔,重为抄录,今嘉乐园所藏其晦闻手写《文选笔记》,其遗物也。

  晦闻任北京教授时,中间曾因学校欠薪,及至典鬻所藏图书,藉以维持生活。民国某年,粤使知其贫,电请回粤,任以广东教育厅长。然一面治理案牍,一面赋诗言志,犹是书生本色,故粤人皆以“诗人厅长”称之。未久,罢职回平,仍任北京大学教授,及其殁也,图书以外无长物,所藏集部尚书多秘本,著有《蒹葭楼诗集》,其挚友陈树人暨其门下为之印行,而晦闻之诗可以不朽矣。

  叶恭绰(遐庵)

  地志山经足卧游,碛砂佛典妙雕锼。

  牛唐以往畺村逝,甄选清词佚稿搜。

  自注:叶恭绰,字裕甫,号遐庵,番禺人。广府学附生,北京大学仕学馆毕业。历官邮传部司员,升任侍郎、尚书、交通部长、铁路部长、财政部长。好藏书,惟与俗不同,专搜山水游记、书院名胜志,为藏家之别树一帜。精研佛典,于宋椠释典,颇有收藏。曾校印《碛砂佛典》全部,尤为大观。复以佛教经典入吾国凡一千七百余年,其汇集储存,总称之为藏,盖始于唐,而盛于宋,然历史绵渺,不易知诸藏付刊之经过及其内容。近来研求略录,渐及释藏者,如罗叔言之《宋元释藏刊本考》、吕秋逸之《佛典泛论》、屈万里之《明释藏雕印考》、蒋维心之《金藏雕印始末考》,皆考订甚详;东邻学者如常磐大定之《大藏经雕印考》、深埔正文之《佛教圣曲概论》、桥本凝印之《宋版一切经籍考》等,亦蒐求綦备。惟欲兼综共贯,就流存至今者,求其刻印本末。裕甫著有《历代藏经考略》,列一历代大藏经行款、函数、字数及版片情况表,凡装璜格式,每版行数、每行字数、函数、卷数、刻版处所、版片存佚均一目了然。末更附印各种藏经书影,大足供研究斯事者之参考(《藏经考略》附在《张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中)。

  裕甫工倚声之学,以王中唐、朱畺村所刊者惟宋词,复有编辑清词之举,博搜沉佚,得数千家。而以先辈甄录今词者,莫善于谭复堂《箧中词》,因为广之,已有《广箧中词》刊布,斯亦不朽之名著也。文籍而外,并藏古器,商承祚辑《十二家吉金图录》录其所藏倃作父癸簋、邵王之湟簋、双鸟父乙簋、丹簋、鄫子子郑伯鬲、灰孙之子㟫(山朱)簋、铸客盘、莽量八器,皆精品。此外藏品凡六十七器,其后得之《汉项伯钟铭》云:“汤项伯鹿钟,永建三六月七日,项君于南海府五官椽,遗项君一双钟”,乃有关吾粤掌故者。

  徐绍桢·学寿堂

  从客讲义即投戈,戎马书生阅历多。

  学寿堂中题跋在,云烟过眼感如何。

  家传通介故儒门,戎幄谈经结习存。

  莫问钟山旧池馆,百城灰烬岂堪言。

  自注:旋兄绍桢,字固卿,先伯子远公之第九男。子远公参总督节署幕,而娴于经术。以通介名堂,富藏书。曾葺一屋,在城北丹桂里,中有池,池之南曰“水南楼”,而西侧为“攓云阁”,均藏书处也。著有《通介堂经说》、《乐律考》、《说文注笺》、《灵州山人诗录》、《攓云阁词》,均已刊刻。

  绍桢绍承家学,中光绪甲午科举人。历任两广幕职,旋以创练新军,改任军职,任江南第九镇统制,授江北提督。革命军兴,有功革命,任卫戍司令。功成身退,后曾任广东省长。绍桢嗜书,搜藏甚富,虽参戎幄,亦以书卷自随。光宣间,在南京治兵,于后湖湖神庙之左,购地五十余亩,建藏书楼,所藏不下二十余万册。辛亥起义,书尽为张勋所焚,故绍桢南归,草有《壬戌十二月由沪车过南京太平门》诗,云:“车行忽过太平门,遥指钟山认旧园。八代兴衰已如此,百城灰烬同堪言。”自注:“言张勋焚其书楼事。”诚慨乎言之也!绍桢入民国后,又曾复收书,寓北平,与琉璃厂书肆来往最密,所藏复充牣,著有《学寿堂题跋》,于版本研究至精。惟晚年为环境所逼,珍本无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