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文化 >

晚清金石考古名家吴大澂(6)

  (四)金石之作。吴氏所著《说文古籀补》、《古玉图考》、《古字说》、《周秦两汉名人印考》、《恒轩吉金录》、《愙斋集古录》、《权衡度量考》、《毛公鼎释文》、《权衡度量试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十六金符斋印存》、《愙斋诗文集》等。使其成为晚清最为重要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之一。吴大澂篆书深受吉金文字的影响,绘画则远法董、巨,近师王、恽,同时人中最推重杭州戴熙。其在金石学及书画方面的巨大贡献确是毋庸置疑的。

  吴氏一族,源出周泰伯。自明成化间吴敏学迁苏定居,入清以后,吴氏门庭渐盛。从明成化间至清光绪中吴大澂、吴大根兄弟重修族谱时,族人中进士者凡6人。吴大澂祖父吴经堃(1794~1838年),性好古,素好米襄阳书画,得董其昌书“米庵”2字,摹以颜其室。吴大澂对于书画之喜爱,很大程度上受到祖父的影响。吴大澂的父亲吴立纲(1814~1857年),字康甫,号补堂。国学生。因家道中落,不得已弃儒从商,但仍治书如故,尤究心于历算之学。吴母韩太夫人为著名金石学家韩崇之女。韩崇系吴中望族云东韩氏后人,明清两代族中人才辈出,其父韩是升乃嘉道间著名诗人,其兄韩崶官至刑部尚书,1972年曾从韩崶墓中发掘出元人朱碧山所制银槎杯。韩崇本人虽官仅至盐场大使,但归隐后,作为郡中乡绅代表,具有很高的声望。著有《宝铁斋金石跋尾》《江左石刻文编》等。吴大澂对金石学、书画的兴趣爱好,即直接源于外祖父的影响。

  吴大澂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题跋行楷方正流丽,独树一帜。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澂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五月十一日,吴大澂出生于苏州城内双林巷老宅,其地原为明末金俊明(孝章)的春草闲房遗址。晚年始迁居葑门内南仓桥新宅,其孙吴湖帆就出生在南仓桥宅中。吴家原藏有吴博垕、奚冈为郭毓圻所绘图卷,经过洪杨之乱,不幸散失无存。同治元年,28岁的吴大澂赴京参加科考,当时曾应好友金文榜(静知)之请,为金兰(子春,1808~1876年)绘有《春草闲房图》一帧。

  吴大澂天性聪颖,6岁入塾,12岁读毕五经,17岁时入泮(清代指考中秀才)。34岁中进士以后,仕途颇为顺利。

  吴大澂一生好古、学古,矢志不渝,晚年仕途受挫,隐居乡里,专门从事金石学研究。他的一生在古文字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吴大澄又以诗词及散文著称。著述甚丰。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别本吴愙斋尺牍》七册(北平图书馆金石丛编本)。清吴大澂撰。是编前列吴氏手书尺牍五十八通,末附今人谢国桢影印时跋。及吴陈(介祺)两家尺牍编年表。自同治癸酉十二月起至光绪癸未十二月止。皆其十年中致陈氏一人之札。同为商榷金石之作。而书篆隶,文尽长篇。”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愙斋藏器目》一卷(灵鹣阁丛书本)。清吴大澂藏。是编所辑乃吴氏所藏吉金诸器之目。亦江氏所刊各家藏器目之一。……”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愙斋集古录》二十四册(影原写本)。清吴大澂撰。是编前有丁巳罗振玉、叶昌炽两序,及吴氏光绪二十二年自序。并姚华手写总目。……”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一卷(原刻本)。清吴大澂撰。是编前有光绪十一年自序。……江氏所刊愙斋藏器目考之仅有三分之一。……”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愙斋集古录释文賸稿》一卷(影印本)。清吴大澂撰。同光间以大澂考释最精。考释文字一百三十五通,并附鞠字考释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