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文化 >

晚清金石考古名家吴大澂(4)

  吴愙斋篆书中俄边界铜柱铭精拓,民国线装老拓本:中俄边界"铜柱铭"精拓本(吴大澂题写书名,近十位书画名家,学者题跋,非常珍稀!)

  在签订《中俄重堪珲春东界约记》时,曾在珲春县黑顶子地方国界立柱为界,吴大澂撰写篆文“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吴大澂《中俄边界铜柱铭拓本》,26.5x15厘米,42面。民国初年,由吴湖帆将其交由苏州振新书社影印。封面有:“吴愙斋先生篆书铜柱铭庚申三月海虞徐镜寰题”,内页首有江苏巡抚程德全题:“中俄边界铜柱铭精拓本”。内容有铜柱篆书铭文:“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琿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志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还有十人题跋:

  叶昌炽跋语:“光绪纪元之十有二载,俄罗斯以畺场之事叩関请勘,於是愙斋先生奉天子命驰赴琿春釐定边界,宣布威德,俄人奉约束惟謹既蕆事立铜柱为铭,还朝,逾年即拜巡抚广东.之命,仆以客游羊城得见拓本於以知先生远猷硕画受知……”(叶昌炽(1849—1931)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光绪进士,金石学家、藏书家。参与撰《清史》。藏书3万卷。著有《藏书纪事诗》、《缘裻庐日记钞》等。)

  继格跋语:“…愙斋文章经济独出冠时,他日伟绩丰功实不可量,兹已足垂不朽云,光绪丁亥春三月通家生继格题于粤东军署。”(继格,清代著名学者,字述堂,书画俱精,有宫廷画师风格。)

  江标跋语:“……圣清盛治古无比,吾公勋业世谁似。回首一千八百年,裴岑功纪等闲耳。丁亥二月愙斋中丞世伯大人命题,恭求诲正,姪江标时客岭南。”(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萱圃,一号师许,苏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博学工诗文,蜚声词翰。编有《灵鹣阁丛书》、《唐贤小集五十家》。尝刻《灵鹣阁丛书》,世称精本。)

  柯劭忞跋语“……盟府书在思康熙,兴安岭外瓯脱地,谁令偪处辽海涯,王迹所基周丰镐,地险所争唐松维,山河尺寸须爱惜,专命之使非公谁,鲰生但爱篆刻古,宁知立却千熊罴,留犁捧酒遮马献,要使文字留边陲。……”(柯劭忞(1848-1933)字风荪,号蓼园,山东胶州人,光绪十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清史馆代馆长、总纂。治学广博,尤精元史,他独力编著《新元史》,负责总成《清史稿》,学术成就为人们肯定。)

  陈宝琛跋语:“鹑首何年醉賜秦,华离画界仗儒臣,珠槃读誓戒心戢,玉斧披图帝命申,己见东胡捨瓯脱,倘凭西译算由旬,汉铜蚀尽分茅岭,不遣提师下九真。”(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陶庵。福建闽县人。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又三年,擢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辛亥革命期间出任山西巡抚,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

  杨宜治跋语:“谁标一柱振坤维,三辅东隣漠北垂,大夏胡笳传敕勒,琿春汉节过条支,图收乌底河前远,铭比燕然石上奇,我亦交南清界吏,喜公来撰百蛮碑。”(杨宜治,,字虞裳,四川成都人。同治举人,官刑部员外郎,善诗,工写魏碑体书法。亦能画山水,草虫尤为精妙。)

  易顺鼎跋语:“铜柱之制高丈二,铜柱之铭文十四,光绪丙戌[1886]孟夏置立,此德祠表万世。……”(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实父、中硕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光绪元年举人,清末官员、诗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叶德辉跋语:“……八旗向日屏藩固,一柱擎天幹辅强,留取金汤成带礪,摩挱铜狄感沧桑,青旂紫盖同消歇,祇賸铭功字一行。愙斋尚书遗迹为公孙湖帆兄作,己未[1919]元夕叶德辉。”(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号直山,别号郋园,清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与张元济、李希圣为同年,三人均分部主事,叶德辉到吏部不久便辞官归湘里居,并以提倡经学自任。著有《书林清话》、《六书古微》等,汇编校刻有《郋园丛书》、《观古堂汇刻书》、《双梅景闇丛书》等。)

  孙传凤跋语:“皇威远畅讋四裔,重臣持节临边地,鸿沟一线华夷分,屹立金标诏来世。……文章功德耀人寰,此柱此铭共千古。”(孙传凤,古文字学者。)

  陈乔森跋语:“……中国有圣人,无淮两别风,新疆[是俄新疆]本伊迩,琛賮即以通,再诵燕然铭,俨瞻天山弓。”(陈乔森(1835~1905)晚清书画家。原名桂林,字一山。咸丰举人,任户部主事,官至中宪大夫。不喜做官,回乡育人,雷阳书院掌教30年,以诗画自娱,花木共乐,留世有《海客诗文杂存》10卷。人称岭南才子。)

吴大澂铜柱墨

  吴大澂回到苏州,闭门潜心研究它的收藏和书画,调教出了一位中国杰出的书画大师-----他的孙子吴湖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