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铸武昌职院开讲:辛亥烽火照今朝,红色基因永流传
时间:2025-07-03 09:08 来源:武昌职业学院 作者:王若虚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熠熠生辉,总有一些人物令人铭记。6月20日,武昌职业学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教育专场报告会,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的长孙——熊永铸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讲述,将师生们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让辛亥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家族荣光,承载历史重任 熊永铸,这位承载着家族荣光与历史使命的长者,是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党支部书记。 他的祖父熊秉坤,作为打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革命党人,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以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熊永铸自幼便听闻祖父的壮举,心中那份对家族的自豪与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如今,他站在武昌职业学院的讲台上,将这份荣耀与责任传递给新一代的青年学子。 辛亥风云,再现历史场景 报告会上,熊永铸以《首义之区 英雄之城》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历史资料,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武昌城内的风云变幻。 他讲述了祖父熊秉坤如何在风声鹤唳的武昌城中,毅然决然地打响了那一枪,开启了结束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新纪元。 “战争开始前,整个武昌城内风声鹤唳,我的祖父严肃地说:‘我们不能等死,不能干等着’,就这样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熊永铸的讲述充满了画面感,让在场师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瞬间,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与无畏。 他进一步阐释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于中国历史的两大重要意义:一是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之门;二是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这番话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辛亥精神的深刻解读。 精神传承,激发青年担当 在熊永铸看来,辛亥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当代青年应有的血性担当。 他深情地说:“辛亥精神的内核是‘勇担民族义、敢为天下先’,这正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报告会上,熊永铸通过讲述祖父及同时代革命者的故事,激励在场学子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辛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敢为天下先”的信念。 多名军士生在听完报告后动情表示:“穿上这身军装,就要守护好这抹红色!我们要将辛亥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言语中透露出对红色基因的深刻认同和对未来使命的坚定承诺。 文献捐赠,共筑文化桥梁 除了精彩的报告外,熊永铸还向武昌职业学院捐赠了珍贵文献《共和先声——辛亥武昌首义发难元勋熊秉坤纪念文集》。 这部文献不仅记录了熊秉坤先生的英勇事迹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更承载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在捐赠仪式上,熊永铸表示:“希望这部文献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将辛亥精神传承下去。” 武昌职业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曹洪玺代表学校接收了捐赠,并对熊永铸的慷慨之举表示衷心感谢。 校社合作,共绘育人蓝图 此次报告会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与精神的传承,更是武昌职业学院与湖北木兰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公益组织深度合作的体现。近年来,武昌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充分发挥教育特色优势,为军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同时,学校还坚持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感、公益之心并重,将志愿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湖北木兰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熊英在致辞中回顾了校社合作三年来的文化帮扶历程,对武昌职业学院在红色文化传承和社会公益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她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武昌职业学院的合作,共同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红色引擎,驱动时代新篇 随着报告会的圆满落幕,熊永铸的讲述和辛亥精神却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此次活动不仅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为武昌职业学院在红色文化传承和军民融合教育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 展望未来,武昌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强能、励志创新”的校训精神,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军民融合为特色,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而熊永铸先生和他的家族故事,也将成为激励青年学子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亥烽火照今朝,红色基因永流传。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