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黎萼(2)
时间:2010-12-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黎承纲
民国元年(1912)改任第五独立旅旅长兼潮梅绥靖会办。5月3日上午12时,作为同盟会广东支部的代表黎萼与李栖云,潘达微、夏重民、邓振民率模范军一队迎接孙中山南巡。会场设在广州东园,与会者3000余人。11月14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民国二年(1913)乘法军致力于镇压内乱之际,黎萼以托辞会操,呈报军政府,全旅集中东兴,然后在后方假传密电,佯称法军入冠云南,奉命进攻安南,桂省协同动作。实行改装易帜,以迅雷疾风之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入芒街,先行消灭法军边防部队,长驱挺进,与光复军取得联络,猛攻法军据点摧毁其主力,并号召安南部队响应,使其倒戈相向,光复安南。计划安排已毕,黎便赴任所,企待依时执行。“二次革命”中在广州参加反袁活动,失败后亡命香港,与谢英伯、陈逸川、李槐新等密设机关继续活动。而在粤所有家产悉被抄没净尽。 民国三年(1914)在香港加入“中华革命党”与陈云波、马时辉、邓成访、朱尚武、张励、王国柱、黎作图、熊振球、熊连访、莫笑佣、吴振伯、卜尚武杨志政等密商,电促潮梅起义,并约邓铿、朱执信等分途大举。3月27日率众沿韩江直下,29日攻克潮州入潮安,王国柱阵亡,起义失败,数十同志被捕,30余人殉难,黎萼幸免于难,东渡日本向孙中山报告起义经过。 民国四年(1915)由日本返上海续与唐继星、阙麟书、凌毅、章武、凌霁三等同志赴镇江、江阴、台洲各处发动起义,俱无所成。 民国五年(1916)与陈其美等策动肇和舰起义进攻制造局又遭失败。袁世凯帝制覆灭后,段棋瑞政府再次解散国会,撕毁约法。孙中山率海军南下广东,黎萼被任命为护国军中路第三军军长,征闽靖国军警备司令,中央直辖第三军第三师师长。 民国六年(1917),孙中山回粤,成立大元帅府。黎萼被任命为参军。兼建字军司令官。 民国七年(1918),黎萼被授陆军中将衔,黎萼与孙中山先生一起参加1918年元旦庆祝大会后合影。 民国九年(1920),秋,黎萼随粤军返粤,被任命为游击司令。 民国十一年(1922),任总统府咨议兼任大元帅直辖讨贼军司令部参谋长。 民国十二年(1923),粤省大总统府任命黎萼为建国桂军第十二师师长。 民国十三年(1924),所部改编为中央直辖第二军第三师,任师长。 民国二十年(1931),粤国民政府成立。黎萼与曾传范同时被任命为参军。 民国二十四年(1935),任辛亥革命纪念职业学校校董会主席兼校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因不满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与朱少穆、李天德发起庆祝尤列寿辰,遭广东军阀当局逮捕,不久获释。 1940年10月19日由黎萼率领湖南各县“双十节慰劳团”对湘阴驻军进行慰劳。 1946年6月任湖南省烈士祠经理。 1947年2月11日病逝。 还曾任:中国同盟会纪念会常务理事兼湖南省通讯处主任、湖南省政府顾问。 |
- 上一篇:孙眉
- 下一篇:孙鸿伊——与时代同行的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