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先辈往事 >

辛亥志士万声扬(3)

  1924年,汤芗铭来鄂任汉口商场督办。现录一封金永炎发来,由万声扬转给汤芗铭的密信:

  万急,汉口商场督办署万武定先生鉴:

  尚密。译转汤铸新省长鉴:前日派员与王孝伯协商转圜办法,仍以公先行到任,然后再调京用,较为好看。渠已担任照此去办,并云曹使已有电请公到保面商。顷接洛阳电,据云公已表示愿就参谋总长之职。是否真意,乞速电复为盼。永炎叩。寒。

  从以上信,可见汤芗铭与万声扬之间关系之密切程度。蔡锷在云南起义后,汤芗铭在湖南积极响应,万声扬在北京做过大量的反袁联络工作,因此能得到汤芗铭的信任。从这封信中同时反映出北洋政府派系斗争的复杂性。在李汉俊的影响下,万声扬常以汉口商场督办处作为李汉俊地下革命活动庇护所。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兵抵武昌城下,围城41天,城内粮食殆尽,饿死者不计其数,迫使守城敌军投降,北伐军得以入城。10月,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作出拆除武昌城墙的决定,任命万声扬为拆城委员会主任,并设置武昌拆城办事处,布告知照各界。整个拆城工程,由政府发包,以招商承包的方式实施,或招商人承拆,或动用军队包拆,或扩入驻专业工程队拆卸。首先从平湖门和汉阳门的一段城墙开始拆起,历时3年时间,直到1929年,整个武昌城垣被全部拆除。

  1931年长江大水,汉口丹水池、张公堤溃口,汉口市区一片汪洋,市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过后,百姓对政府的无能和贪腐行为,痛加斥责,要求“追查、惩办”的呼声十分强烈,在原市长被撤职后,人们希望有一个“不刮地皮”的新市长来治理灾后的武汉。

  为安抚民心,当时的国民政府将汉口市改为行政院辖的特别市,于1932年4月同意推荐“书生”万声扬为汉口特别市市长。开始,他抱着不辜负湖北家乡父老的意愿,要把百废待兴的汉口掌管、治理好。

  上任后,万声扬首先抓灾情调查、灾民救济、城市清理、商业恢复、防疫治病、学校复课等汉口水灾后的民生问题,稳定人心、稳定秩序。督促尽快拿出并批准由市工务科技正室技正蔡泓主持起草的《汉口市堤防维修》专题报告等,但市政府没钱。当时虽为特别市,但建设经费仍由省财政管理,须省财政拨专款才能实施。

  正在万声扬辛勤奔忙3个月后,是年7月,一纸令下:汉口特别市又改成省属的普通市。这一变动,市政府管理人员由156人,减至40人;经费被“奉令裁减”,由月支二万三千余元,改月支一万七千余元,治理、振兴汉口的工作更就难以展开。10月,鉴于财政困难,市政建设难以开展,官场请托频繁等因素,万声扬在当年洪水暴发前辞职,乃两袖清风而去。

  在此期间,万声扬同湖北学界、政界的知名人物何成濬、李书城、耿伯钊、张继煦等人筹划,进行辛亥革命纪念性建设,包括位于武昌的孙中山纪念碑、拜将台的八角纪念亭(阅马场)、武昌(阅马场)汉口(三民路)的孙中山铜像和武昌(蛇山奥略楼东)的黄兴铜像,以记住“民国缔造的艰难”。万声扬擅长书法,宗欧阳询及汉隶,法度谨严,笔意隽永,留下了不少笔迹。

红楼前孙中山铜像基座上的“孙中山先生之像”,为万声扬书(摄影:刘建林)

  红楼前孙中山铜像基座上的“孙中山先生之像”7字,则是万声扬之墨宝,让人凭吊,留传于世。万声扬曾为其同窗好友张继煦书写过一副由张拟的对联:“闲过今日,便无今日;妄取一文,不值一文”(另一说:“过了今日,便无今日;妄取一文,不值一文”)。

耿丹墓表

  辛亥志士、中共党员耿丹,1927年8月被反动军阀刘佐龙枪杀。1933年,湖北省政府重新为其修墓立碑。纪念碑下座四面有何成濬、孔庚、李书城、万声扬所题的祭文。其中,万声扬的祭文为《易林》集句:

  左袵为长,天地铃塞。国家骚忧,困于清室。云梦大薮,麟凤所翔。伯虎仲熊,德义渊泓。思复邦国,公拔戈起。战大破胡,日月更始。厥功以成,干戈韬阁。鸿鹄高飞,飞入东国。大盗为咎,罗网四张。披发北走,济脱无它。乘桴浮海,道远辽绝。避害紫渊,翶翔外国。入敷五教,丑戌亥子。徒我相谐,文德渊府。当此之时,政逆民忧。众恶之堂,江汉上游。悬悬南海,敌不能当。咨询厥事,去其邑乡。照临楚国,左酒右浆。兴师征讨,一击破亡。升擢荐举,仁智盘桓。恪敬竞职,士伍得欢。精诚不通,谗人败国。失理伤贤,冤繁诘屈。作此哀诗,泣涕涟洳。秋兰芬馥,万世无亏。

  1938年,武汉沦陷,形势危殆之时,万声扬迁居重庆北碚,依靠同乡老友资助与求书法者的馈赠维生。1940年秋病逝。

  (作者系万声扬宗亲孙女婿、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