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遗址 > 消失 >

德保县陵岭中山纪念堂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德保陵岭人士黄尧阶崇拜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理想,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当年年底倡导并带领群众在“坡亭斋”(地名)兴建了一座四合院砖木结构的中山纪念堂。这是广西最早期的中山纪念堂之一。

  中山纪念堂竣工落成后,黄尧阶亲笔书写“中山纪念堂”五个堂牌大字,一直挂在纪念堂的前门,堂牌背面“仍须努力”四个大字为黄尧阶的次子黄培元所书。纪念堂正堂大门书写一副对联:陵绕众山万水朝中归地座,岭村博物两村结彩报皇恩(两村指陵岭和坡圩,坡圩原始祖在陵岭,后来才分出去)。堂内设有一个演讲台,布置就绪后,遂在那里开办一个50人参加的讲习班,由黄尧阶及县城的陈怀邦等5人任教师,讲授继承孙中山遗志,进一步传播孙中山的革命观点和主张,以期实现孙中山未竞的事业。纪念堂后来成为陵岭村的校舍,村里开会、学习、演戏等文化娱乐活动亦在此堂进行。

  因纪念堂离村子较远,村民开会、学习、学生上课来往均感不便;其次纪念堂靠近河边,上游和下游不远处都修筑石头水坝引水灌溉农田,水从坝面激流而下,拍击碰撞出极大响声,影响学生听课,且怕小学生到河边游玩嬉戏溺水而危及生命安全。有鉴于此,黄尧阶父子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之秋,带领群众将纪念堂迁至村边,结构样式均保持原来状貌。这时的纪念堂前后院总长度为26米、宽度为10米,屋檐高均为4米,屋顶高均为7米,均为三开间的砖木结构。左右两边厢房亦为三开间,长度为12米、宽度为4米,屋檐高2米,屋顶高3米。重建时,距离纪念堂长宽各10米,以及大门前加筑高2米的围墙,并开一道门直通院堂大门,在围墙内的两边种上杨柳树,美化环境。春日垂柳丝丝,纪念堂就掩映在绿树丛中,优雅壮观。

  移建后,每逢村里开会、议事都在此堂进行。每次活动,气氛庄严肃穆,到会后先由主持人带领大家向孙中山像致礼三鞠躬,并领读由黄尧阶手抄悬于墙壁上的孙中山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众,共同奋斗……”然后方能正式开会。

  民国二十四、二十五年(1935年~1936年)间,国民政府推行教育,村里未上过学的青、中、老年人,组织成人班到纪念堂上夜校,由陵岭村小学教师潘泽民任教,课程分国语和政务两门课,政务以学孙中山遗嘱为主课,国语学习生产生活等日常用语。通过学习,成人班的大部分学员都能背诵孙中山遗嘱,部分人会写各种农业、农具等日常用语。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抗日运输需要,国民政府投资修建平岳公路 (从今田东县平马镇至靖西县岳圩镇),从此,中山纪念堂一直就在公路边。纪念堂建成后一直作为怀念孙中山先生功绩、传播中华文化的地点。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中山纪念堂设立“荣誉军人招待所”接待路过的军人,同时也是伤残军人休养恢复的场所。纪念堂还是群众织军袜、做军鞋的地方,曾有200多双军鞋从这里送到县城转至抗日前线官兵。中山纪念堂也是当时的文化活动场地,国民政府经常在中山纪念堂举行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参军活动,村里有4名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日本飞机轰炸距纪念堂不远的足荣圩场,当时言传是轰炸陵岭中山纪念堂,幻想摧毁这个抗战活动场所。敌机曾多次沿公路上空低空飞行进行侦察寻找。但群众为保护纪念堂,大家一齐动手,砍来绿叶树枝置于屋顶上,把中山纪念堂伪装起来,使日本飞机搜寻不到目标,保护了中山纪念堂。

  解放后,纪念堂一直作为陵岭小学的课堂沿用至1989年。1986年,县教育局曾发出危房通知书,拆除后院及左厢房,作为新建校舍地基之用。尚存的前院及右厢房三开间,后来县教育局又发出危房通知,要求拆除,在乡村父老的恳求下,最终得以保留下来。1994年,县文物管理所及县志办工作人员曾先后来到中山纪念堂查看,一致认为,纪念堂是德保县的一座革命文物,应给予维修保护。但因财政困难未能修复。1996年,陵岭群众自发修整,仍无法改变危房的面貌。由于建设时间长而没有得到修缮,整个建筑维持到2005年因属于危房而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