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风云:革命是最猛的一剂药

辛亥革命网 2012-01-16 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炜茗 颜亮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清末变革就好比有一个病人要吃药,这个药吃了以后没有好转,就加猛药,这个猛药不行的话,加更猛的药——革命就是最猛的药。,清末风云:
 

  革命的有意栽花和无心插柳

  1907年以后,孙中山就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南方,并发起了诸如镇南关、云南、广州等一系列的起义。但是他的这一战略都没有成功。到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对于孙中山来说,有点最后一搏的意思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汪先生你好,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台湾和大陆都有很多纪念活动。借这个机会,我们首先想了解的是,“辛亥革命”这个概念,它究竟指的是一个时段,还是单指武昌起义这个时间点?

  汪荣祖:辛亥革命的“辛亥”指的就是1911年,所以“辛亥革命”的英文翻译就是“1911年的革命”。所谓1911年的革命就是武昌起义,但武昌起义是有前因后果的。我觉得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步骤都是包括在辛亥革命当中的,直到1912年元旦,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才算告一段落。

  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辛亥革命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这段历史。但老实说,兴中会到底有没有正式成立现在都是一个问号,因为我们找不到材料来证明那个时候确实成立了兴中会。还有,兴中会是不是同盟会的前身?我认为也是有问题的。同盟会并不是延续兴中会,而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会合并而成。而孙中山仅代表了兴中会,可兴中会当时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影响非常有限。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性质也很不一样,兴中会主要是檀香山的华人,而同盟会则主要是留学生。所以说,兴中会在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弱势的。

  南都:那为什么孙中山能当上同盟会的总理呢?

  汪荣祖:因为他名气很大。他的名气怎么来的呢?就因为1896年的伦敦蒙难。一般认为在伦敦蒙难中,孙中山被挟持、拘禁,最后才被放出来。其实,那是孙中山自己跑进去的。他当时在伦敦非常寂寞,就经常找使馆的狱管聊天,去的次数多了,被使馆高层发现了,就把他扣留了。幸亏孙中山在香港读书时的老师康德黎在英国,他收到了孙中山给他的求救纸条。康德黎向警方报告以后,警方就让报纸把这件事给登了出来,逼得清政府只好放人。这一下让这件事情变成了国际新闻,孙中山一放出来就变成了大英雄。所以同盟会成立的时候,他就被推举为总理了。

  南都:那么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和原华兴会、光复会那些人的关系怎么样?

  汪荣祖:在同盟会里,孙中山和其他人处得不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成立,不到两年时间,清政府就和日本政府交涉,要求他们把孙中山驱逐出日本。当时日本人就对孙中山说,我们现在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你走。不过,作为补偿,日本人给了孙中山一大笔钱。但孙中山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同志,所以当时章太炎几个人就和他彻底闹翻了。

  孙中山去到南洋以后,基本不管东京的同盟会了,几乎形同分裂了。这一次分裂不仅是组织上的分裂,其实也是在战略上的分裂。1907年以后,孙中山就把革命的重心放在南方,他当时的想法是,先把广州占了,再把广东占了,然后慢慢向北统一中国——外国人把他这一想法称之为“南方战略”。所以当时孙中山在南方发起了诸如镇南关、云南、广州等一系列的起义。但是他的这一战略都没有成功。到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对于孙中山来说,有点最后一搏的意思了。他认为当时只要有最好的军火,他就可以把广州占了,然后再把广东占了。但是他没能筹集到足够的经费,也没有最好的军火,所以黄花岗起义还是没能成功。而且,这次起义的失败也让孙中山元气大伤。要知道,之前革命党的起义,大多依靠的是会党的人,失败之后对革命党本身的损失并不是那么大。而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人,大多是革命党中的精英骨干力量,人数可能也远远超过了我们通常认为的72个。所以这一次失败以后,孙中山的钱也没有了,人也没有了,最后不得不再赴美国。

  南都:所以武昌起义成功时,孙中山实际上是完全不知情的。那主要参与武昌起义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又是怎么成功的呢?

  汪荣祖:对,他当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武昌起义时,他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的。武昌起义确实跟他关联并不大。前面我也提到,1907年同盟会分裂以后,在日本的那些湖北留学生都回国了,回到武昌一带,开始组织文学社等等革命团体。有些新军中底层军官受到他们的影响,也参加了革命团体。但总的来说,新军本身是不搞革命的。但清王朝也不大相信新军,因为新军中干部大多是在国外留过学的,思想比较新,所以清政府对他们也是顾虑重重。当时在武汉,为了制衡新军的力量,清政府还特意安排了两支老部队驻扎在附近。但是,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一起,清政府从武汉抽调兵力去四川镇压,这就给了新军一些机会。但这个机会来得也非常偶然,当时主要是下层军官要革命,但在正式起义前,风声漏了出来,他们一紧张,就仓促地开枪了。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澄胆子很小,听到革命党人起义了,就马上逃到长江的兵舰上去了,武昌起义一下就成功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