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辛亥定都之城 共和新纪元结果之地

辛亥革命网 2011-10-05 00: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徐机玲 蔡玉高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是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孙中山的生前、身后,均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源于先生对其开创的共和伟业深情眷
  南京:辛亥革命定都之城

  辛亥革命是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孙中山的生前、身后,均与南京这座城市紧密相连,源于先生对其开创的共和伟业深情眷念,对未竟事业不懈追求”

  自1912年1月1日首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至1929年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入土为安,一代伟人孙中山与古都金陵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成就了他推翻帝制、开创共和的宏伟大业,也是他浩气长存、精神不朽的长眠之地。

  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十多个省群起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告光复。在中国社会面临重大转折的历史关头,建立一个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央政府、加快推进民主共和制,已是当务之急。12月4日,17个已独立省份代表分别在武昌、上海商议决定,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是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标志。”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认为,辛亥革命是由武昌起义“开花”,定都南京“结果”。这个成果就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度,宣告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帝制的终结。

  “促成临时政府定都南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宁研究员介绍,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思考,他曾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昌,四京即分布于全国东南西北区域的南京、广州、重庆、北京。选择建都武昌的主要缘由是其地处中原腹地,九省通衢,得交通便捷及人口、经济之优势。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在全国多次起义中第一个在省会城市取得成功的地方,在此建都又曾是孙中山的主张,因此,当时到达武昌商议组建临时政府的十多个已独立省份代表,大多提议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设在武昌。但就在临时政府成立前,清军大举南下,屯兵江北、虎视江南,汉阳失守,武昌极度吃紧,湖北军事形势极为严峻。就在此时,传来了江浙联军于12月2日攻克东南重镇南京的消息。

  在全国风起云涌的反清革命浪潮推动下,当年11月组建的江浙联军,在向清军重兵据守的南京发起进攻时,一举夺取沿江炮台,成功光复江北的六合、浦口,继而又在江南的马群、孝陵卫与清军决战,攻克紫金山要塞天堡城,致清军全线溃败,取得光复南京的决胜之役。

  光复南京,巩固了武昌起义的成果,使在武昌已陷于危急形势的各省代表为之一振。12月4日代表议决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也迁至南京召开。12月27日,17省代表会议通过总统制议案,29日,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开启共和新纪元

  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曾是清末两江总督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沪抵宁,在此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组建南京临时政府。自此,中国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伟大壮举,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见证这一重大社会变化的“总统府”,现今是展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