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逝世

辛亥革命网 2022-11-05 17:41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牛泰 王潇潇 查看:

机械工程专家,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倡导者,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于11月4日晚10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

  从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机械工程专家,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倡导者,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于11月4日晚10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

▲杨叔子。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该负责人介绍,1933年9月5日,杨叔子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一户有着“一线串珠,秀才杨家”之称的大家庭。杨叔子有兄妹四人,在家排行第四,其父杨赓笙毕生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被誉为“辛亥风云人物”。1938年,因日寇逼近湖口,年仅5岁的杨叔子跟随全家逃难,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童年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度过艰难的岁月已属不易,遑论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随着逃难地点的转移,杨叔子的求学之所也一再变更,先后就读于江西中学、湖口彭泽联合初级中学(今湖口中学)、同文中学、南昌私立豫章中学(今南昌市豫章中学)以及江西省立南昌第一联合中学(今南昌市第一中学)。

▲1994年,杨叔子与学生在实验室。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该负责人称,1952年,杨叔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后因院系调整,于1953年转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就读。1956年,杨叔子作为优秀的毕业生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年底,杨叔子被公派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为期一年。在合作导师吴贤铭教授的支持下,杨叔子主要从事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05年6月,杨叔子在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的科学,科学的人文”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学术会议暨教学研讨会上与杨振宁、胡显章等人的合影。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杨叔子牵头申报的“智能制造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准设立,项目历时4年,于1997年12月顺利完成。项目的一系列成果提高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同时也为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评价杨叔子时说,作为机械专家,他着眼于工程实际,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使国内传统机械工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科学家,他敏锐地察觉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在我国首倡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紧密结合;作为教育家,他担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带领学校跻身“211”行列,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人之一;他还深耕古典诗词创作,诗词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将国学和科学巧妙融合。

▲杨叔子与徐辉碧。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无机化学家徐辉碧在丈夫杨叔子去世后说:“2022年11月4日晚10点50分,89岁的杨叔子在协和医院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在场的尤政校,史铁林,杨祥良等同志和家人万分悲伤。上个月国庆节期间,杨叔子从医院回到家3天,他对我说,我身体可能不行了。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我们相处七十年来从同学朋友到夫妻,感情非常好!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相互牢记一句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我死的时候,一定要丧事从简。在八年多的病当中,我们衷心感谢北京解放军306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梨园医院和校医院,你们为杨叔子治病尽了最大的努力,谢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