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历史新地标——“公书林”在百年名校十四中重建

辛亥革命网 2021-10-12 08:46 来源: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作者: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查看:

2021年,武昌区委区政府结合十四中校园建设工程项目,重建了昙华林公书林,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10月10日,重建的昙华林公书林正式迎来了第一场公益性历史文化讲座。
  【公书林】

  1899年,美国人玛丽・伊丽莎白・伍德到中国探望其在武昌昙华林的弟弟罗伯特・伊・伍德,并留在昙华林的文华书院教基础英语,随后建立了文华公书林,附设于文华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面向社会开放,成为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先生称文华公书林“弥孚众望”。

△公书林历史图像

△公书林开工奠基仪式

  韦棣华女士以文华公书林为基础,兴办的武昌文华图书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武汉大学,就是今天武汉大学图书馆专业,也是中国图书馆学的起源。

  2021年,武昌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结合十四中校园建设工程项目,重建了昙华林公书林,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各方来宾昙华林历史文化游览的热门打卡地。新落成的昙华林公书林将免费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读书交流、历史文化讲座等服务,这里将成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学生乃至武昌区全区中小学生阅读交流的好去处。

△昙华公书林书社

  2021年10月10日,重建的昙华林公书林正式迎来了第一场公益性历史文化讲座。

  2021年10月10日下午,阴雨绵绵。十四中公书林内文艺温馨,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作了首场关于昙华林文化的学术报告。张教授报告以“铁血昙华林:湖北革命之根”为主题,讲述了昙华林巨大的历史贡献。整场讲座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旁征博引、主题突出、内容翔实,对听众大有裨益。

  出席讲座的有武汉出版集团董事长、武汉出版社社长朱向梅女士,武昌区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何学军先生,武汉出版社总编辑邹德清先生,武昌区部分政协委员,民革武昌区工委会的党员,以及武汉出版社部分员工。

 

  十四中校长平先柏、德育副校长冯爱龙,陆家街中学党支部书记李步敏应邀出席。

  01

  报告之初,张教授坦言对昙华林感情之深,曾带领国外教授学者都来参观过,这一片土地面积不大,但是“大有看头”。昙华林是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地,是资产阶级革命之根,是共产党建党、建团的基地,是张之洞创立新式教育基地,是抗战文化发源地,也是名人荟萃之所。如此昙华林,怎不牵人情思,引人探寻?

  张教授以昙华林革命文化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昙华林作为湖北革命之根的重要地位。昙华林是辛亥革命重要发源地,是湖北革命团体或机关聚焦之地。这里革命组织如原上野草,春风再生,无论是早期的花园山聚会,还是后来的日知会,都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湖北早期革命党人在这里传播革命的火种,播撒革命的激情。有评论称,昙华林早期革命组织,使“江汉士风,为之一变”,“乃是武昌起义之源”。

  02

  不仅如此,张教授还带领听众一起去探究昙华林成为革命基地的内在原因。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开方便之门,昙华林处蛇山之北,位螃蟹岬和花园山之夹道,地形较为隐蔽,便较为安全。同时,众多的教会学校、官办新式学校和私利学校都为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力量和客观保护。另外,外国教会也起到了支持作用。所以,昙华林成为“铁血昙华林”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03

  昙华林的革命影响不仅仅只是小范围的,而是辐射到全国。它宗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领袖,它凝练出在军学两界发展的方略,它磨砺了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这些都是成就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之关键要素。斯人已逝,昙华林伟大的革命精神泽被神州,养育后世。

  张继才教授的讲座如秋日盛景,令人难忘。我校“三厅”旧址就曾是昙华林抗战文化宣传基地,而且校友董必武、陈谭秋等人都为革命事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铁血昙华林,悠悠十四中。岁月如歌,代代流传。

 

  重建后的十四中“公书林”,和“三厅”、“中国近现代教育博物馆”一起,成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面向社会输出教育情怀和责任的重要窗口。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