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6处建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辛亥革命网 2016-09-30 09:18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万建辉 查看:
昨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在北京公布,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98个项目入选。其中武汉6处建筑入选,分别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汉汉口近代建筑、江汉关、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和武汉长江大桥等。
这个名录,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确定并公布。该委员会于2014年成立,专家成员来自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具有全国顶尖的专业学术眼光。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以及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双双担任会长。
专家们表示,这首批列名的建筑遗产,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鲜活见证,高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中国建筑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百浩昨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从名录名单看,它既看重建筑本身的价值,更看重这些建筑所涉及的历史文化价值,几乎每一栋入选建筑都与中国一件近现代乃至当代历史大事件相联系。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共98个项目,武汉占6个,占比相当大。”李百浩说。
他指出,江汉关是中国近代三大海关之一,是中国近代唯一内河海关;汉口近代建筑群是汉口开埠,中国内陆城市进入国际市场的标志物;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是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历史见证;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反映大革命中心由中国南方转移到武汉;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是民国时期中西建筑融合的典范;武汉长江大桥是长江第一桥,第一次将中国南北方在固定物理空间上连接。
李百浩表示,这6处建筑入列名录,实至名归,充分反映了武汉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本身也是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马国馨指出,武汉有不少优秀的20世纪建筑,首批6个当之无愧。而且,武汉这些建筑遗产大多处于正在使用中,兼顾了保护和利用。对于这些建筑,如何在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合理取舍?他认为,还是应该结合城市环境整治,以市民公共活动和培养健康情趣为优先考虑,既重视文化建设,又保护特色风貌。“武汉目前做得不错,既提升了建筑遗产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度,又充分发挥了建筑的社会影响力”。
汇丰银行夜景
江汉关(2005年)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 刘建林摄
武汉大学图书馆2006年刘建林摄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2014年)
长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