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 共推《共和先驱·范熙壬》出版
辛亥革命网 2016-03-02 08:4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梦林 查看:
图一:《共和先驱·范熙壬》书影
3月1日,经海峡两岸诗人、作家、学者共同打捞与抢救史料,作家裴高才主创的《共和先驱·范熙壬》在汉出版,献礼辛亥革命105周年并孙中山诞辰150周年。
湖北黄陂是辛亥风云人物重镇,辛亥先驱、共和健将范熙壬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历任湖北军政府总务秘书主任、民初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非常国会主席等。他不论是从“父子同科”到“公车上书”,从留日创办《新译界》到回国参与立宪、立法、护法,从反对“善后大借款”到坚决抵制曹锟贿选,还是从欢迎孙中山北上到营救李大钊等惊世之举,深受海内外景仰。
据裴高才在书中透露,范熙壬的手稿重见天日,百年来历经劫难——武昌首义爆发后,范熙壬之父范轼将自己收藏的善本与手稿从江西带回武汉保管。民国初年范轼逝世,范熙壬就将他们父子的手稿及善本等带到北京住宅珍藏。无奈,日后倭寇侵占华北,他只好带回武汉寄存。哪知,不久武汉沦陷,又遭炮火轰炸,其数十箱古籍善本灰飞烟灭,所幸其手稿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国共内战后期,再由范熙壬长子范延中带到台湾,而台湾实行“戒严”期间,因范熙壬曾是李大钊亲自介绍加入中共的秘密党员,范延中因此将资料转移到美国私宅保存。岂料,又遭到小偷破门而入,所幸小偷不谙中文,以为是“废旧书刊”,方逃过此劫。其中范氏起草的吊唁孙中山与黎元洪的祭文等孤本史料,弥足珍贵。
图二:冯天瑜、陈春林、俞汝捷、张玉法等两岸名家点评
2007年,经与范家世交的耄耋学者王士毅教授牵线,范熙壬先生次女、九秩老人范亚维教授联络在台湾的弟弟、诗人范延中,提供范氏三代人历经艰险珍藏的范氏史料,促成作者写成《无陂不成镇·为民喉舌》(裴高才、王凤霞著,长江出版社2009.8)。2009年8月,《无陂不成镇》在台北首发与研讨时,范延中与第一作者裴高才聚首时,又提供了他整理的一些新近发现的史料,以及他们兄弟姊妹的口述录音资料。同时,作者会同亲属在北京、上海、湖北、日本等地寻访,也搜集到了一批官方与民间史料。去年春夏之交,裴高才同传主在大陆的子孙范廻中、范雷等亲属会商,决定重写“范熙壬传”——《共和先驱·范熙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使该书于丙申春与读者见面。
图三:王士毅教授生前所题贺诗
此次新版“范熙壬传”,既有已故著名诗人、学者王士毅生前所作的贺诗手迹:“裒辑遗篇念在兹,匡时报国浑忘私。九州景仰万家佛,一代风流百世师。”又有著名史学家、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冯天瑜先生,以及第十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等亲笔题写的序言。还有两岸名家俞汝捷、张玉法等人的精彩点评。
据悉,《共和先驱·范熙壬》是武汉黄陂区献礼辛亥革命105周年并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入台交流蓝本,拟于3月下旬举行首发式与研讨会。同时,还将同步举行范熙壬铜像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