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论坛”冯天瑜对谈拉孔特:东西方文化曾经相互仰慕

辛亥革命网 2015-11-04 15:1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文 宋磊 图 刘建林 查看:

11月2日下午,第四届无界论坛在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举行了一场题为“当东方遇见西方”的学术对话,对谈双方是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和比利时城市规划专家皮埃尔•拉孔特

  11月2日下午,第四届无界论坛在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举行了一场题为“当东方遇见西方”的学术对话,对谈双方是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和比利时城市规划专家皮埃尔•拉孔特。二人就中西方文化关系、历史演变过程及当下对异域文化应持态度等问题展开对谈。

  冯天瑜讲述,15世纪末,达伽马首次到达印度,从此开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16世纪开始,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优质文化、科技,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共译《几何原本》,填补中国数学知识空白,利玛窦还将西方天文历法、火炮技术等带入中国。

  “不只‘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也很盛行。”冯天瑜指出,传教士将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到西方,中国传统思想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特别是中国道家思想、理性主义,伏尔泰等思想家都从中汲取精华。东方建筑对西方影响也很大,如洛可可风格,就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拉孔特同意冯天瑜的说法,认为东方文化曾渗透到西方世界各个领域。“西方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发现了美洲,而不是欧洲人。在西方人看来,明朝是个强大的时代”。

  “东西方文化曾相互仰慕,但这一状况在19世纪发生改变。”冯天瑜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东西方文明严重不平衡。一部分人既维护传统,也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如梁启超、康有为等维新派。“这代表了面对东西方文化相遇时的正确方向。一味消极抵制,无法改变落后。面对西方文化,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可取。”冯天瑜认为,只有珍视西方文明中的先进部分,才能重新回到东西方文化平衡。

  拉孔特也认为,西方列强对东方的侵略史绝非光辉历史,但他们的先进文化也影响到东方,“对于这些西方文化留下的痕迹,正确的态度是重视与保护”。

  “西方近代城市规划,让武汉受益匪浅”,冯天瑜说,武汉从一个中古形态城市,变成一个现代大都会,与“租界”不无关系,“从市政建设而言,租界为武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模本”。

  注:“当东方遇见西方”的学术对话活动由共享遗产研究中心(武汉)负责人丁援博士策划,武汉大学教授周婕主持。万学工、刘建林出席了“当东方遇见西方”的学术对话活动。

  (皮埃尔•拉孔特Pierre Laconte(比)城市规划博士,道路交通学博士,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ISOCARP)前主席,ICOMOS资深专家,世界遗产项目的评议人。)

  冯天瑜:发生在武汉的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首推1911年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武昌首义的建筑遗产红楼(湖北军政府)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援:武汉的近代历史建筑,其特点就是中西合璧,被誉为“武汉风”。其中的代表性建筑为红楼、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古德寺等。

  以汉口古德寺为例,古德寺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近代寺院,也是千年中国建筑历史长河中的一幅色彩独特的神奇画卷:她既别开生面,一改唐宋以来的中国佛寺建筑的规范,又融合东西,以大量的西方古典建筑元素作为其大雄宝殿的立面主导。古德寺不仅是同类型建筑中的孤例,寺院也随着共和体制的确立而壮大,被学者誉为“中国共和首寺”。民国时期著名的“武汉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武汉市地标建筑的第一名。

“无界论坛”冯天瑜对谈拉孔特场景  刘建林摄

“无界论坛”冯天瑜对谈拉孔特现场 刘建林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