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网副总裁刘建林为武大研究生演讲《文化遗产摄影》
辛亥革命网 2015-06-10 16:1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编辑部 查看:
2015年6月初,著名摄影家、辛亥革命网副总裁、辛亥革命网湖北站站长、中华辛亥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刘建林先生应邀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为该校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作了主题演讲《文化遗产(建筑)摄影漫谈》[图]。
刘建林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摄影:涂赛兰)
在演讲中,刘建林先生以“中国共和第一寺”、中国独特寺庙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口古德寺的建筑特点为主线,结合自己长达十余年的文化遗产(建筑)摄影经历和体会,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娓娓道来,既较好地展现了先生在文化遗产(建筑)摄影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成果,更深入到位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受到了武大师生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
辛亥革命网副总编审、辛亥革命志士后裔、武汉大学教授向虎雏先生,辛亥革命网副总编审、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昌庆旭先生,辛亥革命网博物馆馆长、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万学工先生等特地赶到武大城市设计学院报告厅聆听了刘建林先生的讲座,他们一致点赞:讲座精彩,受益多多!而本网总裁赵永刚博士,董事长杜武親女士,常务副总裁、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余品绶先生则因接待友人来网站指导工作,不克前往受教,深以为憾!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系主任童乔慧教授介绍,《文化遗产摄影》是该系新开设的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历史遗产保护理论》——的组成部分,《历史遗产保护理论》是该校建筑学系历年来授课等级最高的一门课。据悉,同时邀请十余位校外专家、学者联袂为研究生开设一门必修课,实为我国高校的又一创新举措。
今年6月13日,是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武汉大学为保护和宣传、弘扬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所作的积极有效的努力,早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鼓励,同时也为国内广大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自发自觉挖掘和保护遗迹遗址的“发烧友”所赞赏拥护,我们充满希望地祝愿武汉大学在这方面的努力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所有的努力之中,我们认为,对于人才培养的努力,即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人才的培养,是头等重要的工作。据称,武汉大学将大力拓展这方面的教育,拟在本科学生中也开设相关的课程,对此我们高举双手热诚拥护,并坚信这一伟大的事业,定会后继有人,群星璀璨。现编发武汉某高校新闻专业大三学生涂赛兰《文化遗产的“影中话”“画中话”——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摄影和绘画”讲座听后感》一文,既飨读者,也诚表本网的欣喜之情。
【注】:汉口古德寺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近代寺院,也是数千年中国建筑历史长河中的一幅色彩独特的神奇画卷:她别开生面,一改唐宋以来的中国佛寺建筑的规范;她融合东西,以大量的西方古典建筑元素作为其大雄宝殿的立面主导;她独步古今,是同类型建筑中的孤例。崛起于中国社会转型之际、风云于中西文化碰撞之时的汉口古德寺,在辛亥革命首义战事中,僧众救死扶伤,寺院也随着共和体制的确立而壮大,可谓“中国共和第一寺”(国际古遗址保护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专家委员丁援博士语 )。
相关文章:文化遗产的“影中话”“画中话”
神助人功:古德寺圆通宝殿影像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