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座谈会将于11月召开

辛亥革命网 2014-10-11 08:3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学习小组定于2014年11月上旬,在华中农业大学本部校区召开《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学习交流座谈会,会期一天。

  2014年10月9日下午,《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学习小组(以下简称“本小组”或“小组”)的大部分成员欢聚汉口,交流了自“7.12”珞珈山会议以来,小组成员们自学的情况,颇感欣慰。经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

  一、定于2014年11月上旬(小组成员基本上是老人,具体开会日期必须视天气情况而定),在华中农业大学本部校区召开《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学习交流座谈会,会期一天。

  二、座谈会上,小组成员将报告交流学习《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的心得体会。

  三、本小组热诚欢迎对《辛亥北伐之湖北战区》课题有兴趣的同志与我们通讯交流,会前赐稿,指导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电邮联系地址见【附】)

  四、会务经费:AA制。

  大家认为,有一点,不仅我们自己要明确,似乎也应向外界表白一下,那就是:本次座谈会不惟是对一个具体的学术课题的学研小结,更是对举办“民间小型学术会议”的一种尝试和摸索。

  对此,我们曾经闲聊过“三角循环”和“四字原则”的想法: 

  (1)“三角循环”

  以“学”、“文”、“友”三字为顶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学”字统领在上,“文”、“友”二字分立左右下方支撑。从“学”起,逆时针旋转:以“学”成“文”→以“文”会“友”→以“友”促“学”→以“学”成“文”→……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2)“四字原则”

  ①“小”——不忌人数少,不怕规模小,有人学研就好。

  ②“民”——不邀请官员,不麻烦政府。

  ③“土”——拒绝场面虚华。是真体会为佳,有真内容为大。

  ④“实”——有绩效,才有意义。解开了一个疑团,“碰撞”出一个新意,就是胜利;哪怕只萌生了米粒大小的“芽儿”,也是成绩。

  “千里足下”,“集腋成裘”,都是中华先贤激励我们的明训。三角循环也好、四字原则也罢,其核心就是“实”,就是一点一点地学,一点一点地体会。

  至于“成就”如何,“学术水准”如何,既不可勉强,更无须奢望。

  不辜负爹娘让自己来到了这个世上、不辜负社会养育我们成长到了今天,尽力学一点东西,尽力报答一下社会,应该说,也是为“人”之道吧。

  【附】本小组概况:

  一、小组现有成员16位(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为序):蔡礼鸿、昌庆旭、竇登鸿、何蒙、姜志、李遵厚、刘建林、刘经熙、卢纲、魯桂轩、吕力、申鑑、万学工、熊永铸、姚惠、余品绶。其中蔡礼鸿、刘经熙、熊永铸为组长,何蒙、余品绶为联络人。

  二、小组的联系地址是辛亥革命网编辑部。

辛亥武昌首义一〇三周年前夕

武汉大学 珞珈山南坡 黄月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