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墓志拓片首次在汉披露
辛亥革命网 2014-08-21 15:35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蒋太旭 罗时汉 查看:
“黎元洪墓墓志铭及墓碑应按历史原样复建。”昨日,著名历史学家皮明庥首次公开披露了他所珍藏的黎元洪墓志铭拓片。这份散失了近半个世纪的墓志铭内容原样,将为目前正在大规模修复的黎元洪墓提供确凿的历史依据。
记者所见到的黎墓墓志铭拓片共三张,其中的一张为墓志铭的碑额拓片,内容为“大总统黎公墓志铭”几个大字,拓片面积约一米见方。另两张为“大总统黎公碑”全文,每张拓片高约3米,宽约1.5米,铭文字数27行乘59行(含空白),内容为介绍黎元洪生平及功伟,还特别注明为“勋一位前东三省筹边使余杭章炳麟撰并篆额”,“勋三位前国务院总理农商总长腾冲李根源书”。也就是说,墓志铭的内容为近代著名大学者章太炎所撰,由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所书。拓片下面落款为“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子绍基绍业孙昌复昌胤昌礽谨立”。
据介绍,黎元洪是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举行国葬盛典的第一人,其葬礼过程包括天津殡殓、北京追悼和武昌安葬“三部曲”,历时8年之久。1933年,黎氏夫妇灵柩自天津运回武昌,暂厝于洪山宝通寺法界宫的藏经石库。1935年11月24日,全国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湖北省主席张群主持国葬典礼,送葬队伍5万多人,武昌全城万人空巷,沿街多设路祭。黎元洪墓在桂子山东北卓刀泉村的土宫山,占地约百亩,耗资3万余元,直到1938年武汉沦陷时还没完全竣工,可见规模宏大。
“文革”期间,黎墓被红卫兵掘毁。1981年,市政府根据全国政协的意见,投资约2万元在原墓后侧高处十余米重建了这座新墓。但原有的墓志铭碑早已不知去向。复建者费尽周折才在广东一家图书馆找到半张墓志铭照片,因当时条件所限,墓志铭无法按原样复建。
为迎接辛亥百年的到来,目前政府计划投资2800万元再次重建黎元洪墓,将之变成民国大总统陵园。对此,皮明庥强调:黎元洪墓志铭及墓碑应按历史原样复建,没有章太炎撰、李根源所书的墓志铭原文,陵园的人文及历史价值则要逊色不少。皮老透露,他收藏的这三张拓片应为黎墓修成不久拓成。经人介绍,他从青山一位八旬老人处购得。
据悉,此前尚无类似拓片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