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应从敢为天下先转变成善为天下先”
辛亥革命网 2010-10-11 00:00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周婵 查看:
“辛亥革命研究的中心在武汉”
“‘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成立前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同盟会成立以后这一百年的世界历史。”章开沅指出,只有透过辛亥革命前后两个一百年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才能更为深切地理解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前一百年,一年相当于十年,人类工业文明在这一百年内的发展,相当于一千年。”
1948年冬,章开沅“投奔”中原解放区,后辗转各大高校,创办辛亥革命研究会。上世纪90年代,章开沅赴香港及美国研究近现代史……章开沅回忆起自己收集辛亥革命资料时,第一次访问的“辛亥老人”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编辑注:“国画大师张大千”应该为“张难先”),“1954年,我去他家里,他还请我吃沔阳菜,很好吃啊!”
章开沅表示,全球那么多人在研究,但辛亥革命研究的中心就在武汉。当谈起辛亥革命百年盛典时,他顿时提高嗓门,“不要将辛亥革命的百年盛典变成一场浮夸的嘉年华,而是要坐下来好好反省,盘点这一百年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武汉没必要争辛亥百年主会场”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次胜利,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作为辛亥革命研究院的创始人,章开沅更期待下一个一百年人类的发展。“总结了这一百年,问问自己,下一百年该怎么过。”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虽然具体方案虽已成明日黄花,但“一手抓土地流转(平均地权),一手抓投资调控(节约成本)”的思路仍对我们有所启发。“所以,对与全国几个城市争抢成为辛亥百年主会场,我觉得武汉没必要争,我们应该从‘敢为天下先’转变成‘善为天下先’,这个‘善’是一种人性的复苏。”
对于孙中山的崇拜,章开沅毫不掩饰,“他自始至终是一个民主革命家,也是一个不屈不挠的革命者,是我们伟大的先驱,我很崇拜他。”
章开沅表示,这次辛亥百年庆典,应该弘扬孙中山先生百年前提出的“振兴中华”口号,并希望藉此活动,能够加强同海外华侨、台湾同胞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