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专家考证确认周福堂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网 2011-01-04 00:00 来源:武汉晨报 作者:杨平 查看:
周国勋在爷爷故居前回忆当年辛亥革命的那段历史
辛亥革命功臣周福堂的故居两栋两层小木楼由于年久失修埋下安全隐患,如今它的去留令人左右为难。
近期,辛亥革命史著名专家章开沅和冯天瑜考证确认了周福堂的历史功绩。
周福堂从一个普通的骑兵成长为辛亥革命后国民革命军的第一任骑兵团长,革命中立下卓著功勋,革命后激流隐退成为一介平民。记者多方求证,揭开了他的传奇人生。
骑兵走上了革命路
周福堂又名周鸿胜,1880年7月13日出生在湖北武昌一个贫困家庭。十多岁时到一个饭店当学徒,饭店老板会武术,周福堂悟性很高,18岁时已成为一名高手。
那年正逢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始建立新军,周福堂入选骑兵队,之后被升任为棚长(即班长)。周福堂开始学文化并考上了张之洞培养陆军和骑兵指挥人材的学堂。一年半后,学业期满的他升任骑兵营排长。
24岁时,周福堂从底层士兵升为“新军”督队官(连长)。此时的他,因深切地体会到满清八旗子弟的骄横与野蛮,遂对满清的封建统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不满,后在熊秉坤的邀约下,加入了革命团体文学社,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
带队攻下了总督府
文学社领导人商定,准备于1911年10月12日夜9时起义。不料10月8日晚,湖广总督瑞徵派的密探搜走了文学社社员名册。文学社各营领导人决定提前起义。
9日12时之后,周福堂听到天空中突然响了三声震耳欲聋的枪声,这是事先约定的信号,他立马率领他事先发展的一百多名骑兵从武昌西湖营房开到武昌中和门(后改为起义门),迫使一班守城士兵开门参加起义。部队聚集后,周福堂又会同其他起义军攻打楚望台军械库。其实,军械库的守军事先也和周福堂有一定的联系,见到是他带队前来,抵挡一阵后,便将库内存放的大量武器装备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