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日版“清国大地图”现身江城
辛亥革命网 2011-03-20 00:0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蒋太旭 查看:
百年前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后,当时的邻国日本是如何记录的?昨日,武汉收藏家姜小平先生披露了一张由日本人绘制的《清国大地图》,上面标注了辛亥革命年中国各地发生暴动的详细情形。
百年前日本出版的《清国大地图》
这张彩色地图由于年代久远,上端已部分被虫蛀损坏,但基本不影响其文献价值,地图正上方方框内署“清国大地图”字样,地图幅面为77.5cm×54cm,上面文字分别用中、日文印制,字迹清晰。此图由《大阪每日新闻》报随报附赠,日期为“明治四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即1911年11月3日。武昌首义爆发后不到两月,十数省纷纷响应,清政府摇摇欲坠。此幅地图出版于武昌起义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它反映的正是各省各地响应首义的情形。
通观全图不仅印有辛亥革命发生时的武汉略图,而且还以“红色”标注了全国各地革命军的起义地点和清朝军队部署等详细情报。特别是地图右下方方框内的“革命动乱根源地武汉略图”,不仅清晰标注了辛亥革命发生时的武汉三镇图, 局部图还详细标注了当时参加辛亥革命的部队番号,并特别说明步兵第二十九标到步兵第三十二标都是四川省派遣来的。同时通过此图,还可以看出当时布防在汉阳城的是步兵第四十二标。
日版地图里称武汉为“革命动乱根源地”
地图左下方是记号,详细标明了“首都、州及县;府城、著名地、叛乱及匪乱地、骚乱及革命党根据地、万里长城、军队所在地”等。内容详细,经纬度标注清晰,山脉江河湖海颜色分明,就连各省州县都标注得十分清楚。
据了解,此图是去年底姜小平先生在广东一位藏家处淘书时意外发现,经过多次谈判,才将该图“迎回”武汉。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主任李润波先生认为,这是一份珍贵的辛亥革命史料,是武昌首义获得各省各地响应的重要直观物证。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人口众多,自德川幕府时代就制定了“大陆政策”,即等到时机成熟时,占领中国和朝鲜。故自明清以来,日本人对中国和朝鲜都特别关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多次派人潜入中国领土,绘制地形图、矿藏图,遇到大事件发生,也绘制成图。这份地图是武昌起义刚发生不久由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大阪每日新闻》社出品的,旨在通告读者,中国将出现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