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麟凤”柳亚子与其故居(3)
辛亥革命网 2012-08-03 00:00 来源:《团结》杂志 作者:周春华 查看:
柳亚子藏身的复壁是暗室的一种,其实就是两堵墙中间空,用以藏人的。那是富家大户为了防备强盗或意外而设计的,一旦遇到变故,主人就携带金银细软暂时栖身。这里的复壁比较简易,西面是墙,东面和南北两头都是木板,装有一扇小门,只有2.4平方米大小。
柳亚子在复壁内,外面的叫骂声杂沓声,声声钻入耳朵;胸中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涌上心头。他知道尽管藏得隐蔽但依然凶多吉少。于是他口占《绝命词》28字:“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也,世间竖子竟成名。”瞑目待尽。
外面的军警搜到了柳家的卧房,离柳亚子藏身的地方只有几步路的距离。几个士兵问郑佩宜,柳亚子在哪里?郑佩宜沉着地回答,不在家里。士兵继续追问,郑佩宜不予理睬。其中一个士兵走到无非、无垢的卧房,揭开蚊帐,用手电筒照着她们,问:柳亚子在哪里?无非、无垢说,不知道。士兵们问不出什么,又找不到柳亚子,走到书桌旁边,看见柳无忌的半身大照片(当时他在北京清华学校念书),把它丢在地上,发泄气愤。外面的军警找来找去,要么是女的要么是男佣人,一看那样子就不像是有文化的。这个时候,几个士兵终于在楼下天井角落,找到一个穿长袍的男子,如获至宝,高声嚷道:“柳亚子在这儿!”所有军警都围了上来,拿出照片对将起来。照片是几年前的,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像,一个为首的士兵问道:“你是柳亚子?” 当时在柳家作客的妹夫凌光谦吓得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其中一个士兵说:“不错,就是他!他是哑子,柳哑子。”(北方话“亚”、“哑”同音,那批士兵不是本地人)。其它的军警一听说得有理,就把凌光谦捆绑起来带走了。第二天,费太夫人托人急告柳亚子的舅舅、隐退苏州的费仲深设法营救,不久得以释放。
军警走后,柳亚子马上从复壁出来,换上短装,穿上当地渔民常穿的竹裙,雇了一条网船,天色未明就启程,摇了3天3夜来到上海。隐姓埋名改作唐隐芝,东渡日本避难。柳亚子这次侥幸脱险,是复壁救了他。可以说,复壁是柳亚子坚持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又一历史见证。
柳亚子此次离开黎里,便开始了他居不定所、颠沛流亡的生活。1947年10月,柳亚子从上海秘密飞抵香港,带着民联中央关于成立国民党民主派联合组织的意见,认为应当即刻着手开始成立的筹备工作。经过商议,决定由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蔡廷锴、朱蕴山等组成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推李济深、何香凝为筹委会召集人,柳亚子为秘书长、文件起草委员会召集人。11月12日上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开幕。会场正中,高悬着柳亚子手书的“一旅兴夏”匾额。会上,柳亚子报告了大会的筹备经过。1948年元旦,国民党民主派在香港举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民革正式成立。柳亚子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成为了民革中央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定居北京。1950年冬天,柳亚子把黎里赐福堂捐赠给当地政府;并托人把赐福堂中收藏的4.4万余册的藏书、400余包信札一并捐献给了上海图书馆;此后又把沪寓藏书、香港藏书以及北京北长街藏书分别捐赠给各图书馆,为我国革命史、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1958年6月21日,柳亚子因病治疗无效,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享年71周岁。首都各界为柳亚子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等执绋主祭,灵柩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苏州人民永远怀念柳亚子先生。1980年5月,苏州市吴江县政府把赐福堂以柳亚子故居之名,列为吴江县首批文保单位。后得上级领导的重视,拨款整修部分房屋,于1981年10月初对外开放。1982年3月,柳亚子故居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吴江县成立柳亚子故居文管所,进一步加强了对故居的管理与保护。1987年5月4日,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柳亚子纪念馆。同月28日,在柳亚子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1995年、1997年,柳亚子纪念馆相继被吴江市、苏州市、江苏省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及特殊人群免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4月28日始,柳亚子故居纪念馆对全社会实行免费接待。
柳亚子故居共6进。第一进门厅正前方挂着屈武题写的“柳亚子纪念馆”六字匾额,柳亚子全身铜像就在这里。第二进是前厅,展示了柳亚子与毛泽东诗词唱和的盛况,此处的二人铜像,还原了当时《浣溪沙》唱和的场景,铜像后面墙上的背景取材于著名油画《良宵》,西墙上是毛泽东《沁园春·雪》原词,东墙上是柳亚子的和词。第三进恢复了旧时赐福堂原貌,按照当时的格局摆放了红木桌椅,中堂悬挂了一幅对联,“源驻禧厅迎仙客,丰临福堂纳佳宾”。第四进是故居的主展厅,以柳亚子生平事迹为主线,采用文字、图片、雕塑、多媒体等方式,系统介绍了柳亚子先生为国为民奋斗的一生,门口悬挂着廖承志题词的“柳亚子先生故居”匾额,厅中放置邓颖超题词的柳亚子汉白玉半身像,柱上是周恩来赠送给柳亚子的一幅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东墙上,概括介绍了柳亚子在乡邦文献、南明史、书法方面的贡献以及他的部分著作,厅中北墙上则装上了多媒体,播放与柳亚子相关的文史纪录片,西边展厅分五个时期:青少年时期、南社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抗日战争前后、新中国成立前后,系统地介绍了柳亚子的一生。第四进楼上恢复了柳亚子一家当年生活起居的原貌。第五进是藏书楼,新辟吴江南社纪念室,展出有关南社的实物与文献资料。柳亚子著名的书斋“磨剑室”和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历史见证“复壁”都在这里。故居四、五两进东西两厢相通,构成了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走马堂楼”。第六进庭院内,新辟了“柳氏家谱碑廊”,36块碑刻记载着柳亚子上五代的行状事迹,是研究柳亚子及其祖辈的重要历史资料。
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古色古香的江南名宅,赋予了柳亚子故居多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更是吴江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
(周春华,江苏省吴江市柳亚子纪念馆馆长)